科学探索
-
新华深读|年轻人为啥扎堆景德镇?
新华社南昌5月28日电 题:年轻人为啥扎堆景德镇?新华社记者在“北漂”“沪漂”之外,一个新的形容大规模流动群体的名词在互联网流行——“景漂”。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扎堆到江西景德镇就业、...
2025-06-21 08:03:19 -
综述丨2025年,哪些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值得期待?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综述|2025年,哪些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值得期待?新华社记者 罗国芳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从量子计算到生物技术,从太空探索到绿色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发...
2025-06-21 08:03:15 -
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大篷车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三进” 首发活动(南疆站)走进麦盖提
5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大篷车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三进”首发活动(南疆站),携手第六届“中国飞天梦——科...
2025-06-21 08:03:12 -
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喻思南5月30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围绕讲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科学家精神的鲜活形象。活动现...
2025-06-21 08:03:11 -
让科技报国的种子生根发芽——哈尔滨工业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3、2、1,点火。”5月29日12时1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阵火箭轰鸣声中...
2025-06-21 08:03:08 -
好消息,戴眼镜也能上太空了!
就在刚刚,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名单公布,3名航天员即将出征。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中) 、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右)、载荷专家桂海潮(左)3名航天员组成看到公布的乘组照...
2025-06-21 08:03:05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科技活动周: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开馆啦!一起去探索宇宙奥秘吧→
5月28日,正值“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位于天山明月城A2场馆的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式开馆。这座承载千年航天梦想的科技地标扬帆起航,为乌鲁木...
2025-06-21 04:03:14 -
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宣讲“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铸剑精神”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6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代表团队宣讲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海子山精神”...
2025-06-21 04:03:13 -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人类现在就是宇宙中最强大的文明?
人类仰望星空,寻找外星文明,却始终一无所获,宇宙这么大,为何外星人始终不来地球?这个被称为费米悖论的问题至今无解。费米悖论源于1950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的疑问:如果银河系有众多...
2025-06-21 04:03:13 -
中国科学院举办“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
光明网讯6月19日,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爱珍、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
2025-06-21 04:03:09 -
“准多重宇宙”:我们的世界与其他“准世界”是否存在本质差异?
作者:Frank Wilczek翻译:胡风、梁丁当描述真空中基本物理的思想也适用于材料中物理的研究,反之亦然,这种双向诠释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现代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时...
2025-06-21 04:03:08 -
科学家首次在地面捕捉到“宇宙黎明”的偏振微波信号
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地面望远镜回溯了130亿年前,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形成后,如何影响大爆炸发出的光。他们利用位于智利北部安第斯山脉高处的望远镜测量了这种偏振微波信号,以更清晰地描绘人们...
2025-06-21 0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