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
-
站在“宇宙中心”,看“人工智能第一城”
海淀区成府路150号,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在地。2024年3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瞄准世界先进水...
2025-06-26 08:02:57 -
多渠道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同时也提出,“科普工作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遵守科技伦理,反对和抵...
2025-06-26 08:02:54 -
科学巨人伽利略:用望远镜揭示宇宙真相,开启现代科学的辉煌时代
引言:从比萨到星辰——一位天才如何改变了人类的认知在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秘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点亮了人类文明的星空?今天,我...
2025-06-26 08:02:52 -
恐怖如斯,八天跨越三百万公里,中国太空科技迈向深空探测
了解越多,越感觉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速度“恐怖如斯”。当 "天问二号" 探测器携带 "太空充电宝" 的高清影像,从300万公里外的太空中传回地球时,这张展现着中国航天硬核实力的照片,...
2025-06-26 08:02:51 -
盘点人类探索太空,十大里程碑式的成就!
自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太空探索取得了无数巨大成就,例如人类首次进行蓝色起源的商业太空旅行、人类首次利用SpaceX国际空间站进行商业太空旅行,以及中国嫦娥四号...
2025-06-26 04:03:18 -
太空探索迎来新变局
联合国不久前发布题为《为了全人类——外层空间治理的未来》的报告认为,一个太空探索的新时代正快速来临,过去10年太空探索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堪称“根本性”“革命性”,其中三大变化特...
2025-06-26 04:03:13 -
科学与健康|观天“利器”!我国新一代太阳望远镜来了
开栏的话:科技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新征程,科学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健康中国擦亮民生幸福底色。新华社即日起开设“科学与健...
2025-06-26 04:03:07 -
科学家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是怎么知道银河系的形状的?
人类尚未飞出太阳系,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仅240亿公里(0.0025光年),连银河系的“边”都没摸到,却能描绘出银河系的螺旋形状:一个直径约10万光年的扁平旋涡。天文学家目前...
2025-06-26 04:03:06 -
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叶晓楠 管诗雨 钱一苇4月,在河南洛阳国际牡丹园里,“太空黑牡丹”新品种“翰墨丹青”正在盛放。 受访者供图近日在云南省太空生物科技发展促进会拍摄的羊肚菌,左边是普通羊肚菌,右边是经...
2025-06-26 04:03:05 -
红色文化+科技资源,梓潼两弹城打造特色研学地丨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王晋朝 摄影 华小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才是我们年轻人要追的星!”驻足在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大厅“大国元勋”雕塑前,今...
2025-06-26 04:03:04 -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新华社记者胡喆、彭韵佳“开放、交融、求真、创新”,走进位于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理论物理研究所北楼的报告厅,墙上八个大字...
2025-06-26 04:03:03 -
中国空间站已接纳9个任务乘组进驻 进行6次太空会师
新华社视频加载中...6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
2025-06-26 0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