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留学 > 留学国家 > 澳洲 正文

UNSW汉学家当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

作者:eric 时间:2023-12-05
导读: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一位深藏不露的汉学家——人文及语言学院的寇志明教授(jon von kowallis)。

最近,他凭借在“中国语言及文学、诗论、东方学、电影研究、翻译”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当选成为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

当选成为一名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被视为澳大利亚人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殊荣。

对于自己获得的荣誉和祝贺,寇教授非常接地气地用中文说道,“惭愧!惭愧!”

“ 我一直以来的最大荣幸,就是能跟我的同事们一起在unsw创建汉学研究,发展中文教育。

我当上系主任以后一直强调:chinese stuies is for everyone!

我们的课有为非汉语背景的学生开的,也有为有汉语背景的学生开的。欢迎大家更深一层了解中国文化。”

在寇教授和同事的努力下,unsw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中国语言及文化课程。

而且我们的汉学相关课程是澳大利亚所有类似课程中学生最多的一个,已有1200多名学生注册入读。

因鲁迅与中国结缘

寇志明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通”,而且还是鲁迅先生的“迷弟”,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潜心研究鲁迅的文学作品。

他跟中国和鲁迅先生的缘分,还要从他13岁那年说起……

那年暑假,他读到了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觉得其中有关红军长征的部分写得很生动。

所以后来又读了斯诺的另一本书,这本书提到了“中国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鲁迅”。

然后他就从旧金山中国书店邮购到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鲁迅选集》英译本。

对当时的寇志明而言,鲁迅的作品有些难懂,但他却越看越感兴趣。

《呐喊》自序、《狂人日记》、《阿q正传》、《拿破伦与隋那》、《记念刘和珍君》以及《立此存照(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一毕业,他便开始学中文了。非常巧的是,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就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台静农之子台益坚。

“寇”这个中文姓便是台益坚老师为他挑选的,而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了解中国),他给自己取名为“志明”。

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寇志明前往台湾深造,第二年开始认真研究他从香港带来的一本《鲁迅旧体诗集》。

后来,他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完成了硕士课程,又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并通过美国国家科学院申请到去北京大学深造两年的奖学金。

1981年中秋节前夕,寇志明以高级进修生的身份到了北大,学习、了解当代中国社会。

在北大进修期间,他拜访了不少在中国研究鲁迅的学者、专家,其中包括、黄源、钱钟书、孙玉石、张恩和、王得后、倪墨炎以及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后来因为不想离开中国,就决定留下来。进修刚结束,他就受聘为“文教专家”,在北京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担任编译工作。

1983年在北大进修期间

拍摄于承德

扎根unsw 致力汉学传播

1987年开始,寇志明陆续在美国多所大学开设并教授一系列汉学相关课程,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清末诗学、如何用西方文学理论分析中国文学等。

90年代初在美国任教期间,他综合电影、文学作品及“后殖民”文学理论开了一门新课:china imagine an perceive——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中国人叙述中的中国。

(这门课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在unsw有本科课程,心动的同丹麦留学,undefined学可以去康康呦,arts2457。)

1996年,寇志明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来到澳大利亚,并于1999年从墨尔本大学来到unsw,一干就是二十年。

先是高级讲师,一个学期开四、五门课,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化史、中国电影史、中英诗词翻译理论、鲁迅书信的英译,高级汉学入门以及汉学研究方法等。

后来任中文系主任十多年至今,期间还帮助unsw人文学院创建了中英翻译硕士班(现由其他系负责教学)。

2015年与unsw的中国留学生

在教室合影留念

疫情期间,寇教授也一直挂念着我们的中国留学生,他还特意用中文录了一小段寄语,为undefined大家加油、打气!
寇志明教授致中国留学生寄语来自新南 official00:0000:29

开创性研究和成就

寇志明教授在中国古典诗歌之于中国现代性的研究和著作,影响了整个领域的发展方向,让人重新思考传统文学体裁在表达和反映现代性所起到的作用。
他的专著《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中文译本刚于2023年11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在书中,他不仅质疑了一个已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并提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最早出现在中国传统的旧体诗里,而非受西方文学影响的白话小说中。
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际上,都被认为是极具开创性的。
英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
是寇志明在伯克利时的博士论文导师
如前文所述,寇志明教授还是国际知名的鲁迅研究专家。
专著《诗人鲁迅:关于其旧体诗的研究》(the lyrical lu xun: a stuy of his classical-style verse)的出版,使他成为鲁迅旧体诗研究在西方的泰斗权威。
他还呕心沥血将鲁迅的全部现存旧体诗翻译出来,并加详注。该书五十页的序文是一篇鲁迅略传,通过其旧体诗说明了他的一生。
鲁迅先生的旧体诗用典极多,暗示和影射也比比皆是,对外国学者而言,理解、研究、翻译起来相当困难。
在此之前,还从没有外国(包括日本)汉学家能将鲁迅的全部旧体诗翻译出来。
因此,由寇教授翻译、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黄乔生编的中国国内版《中英对照鲁迅旧体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6年)就有了填补鲁迅翻译、研究空白的价值。
2016年在绍兴参加鲁迅座谈会时
与瑞士汉学家冯铁(raoul fineisen)畅谈
寇教授能用中英双语写作,他的文章和评论曾发表在美国《亚洲研究期刊》、《中国文学:论文、文章及评论》、《中国文学研究前沿》、《鲁迅研究月刊》、《上海鲁迅研究》、《文与哲》、《参考消息》以及其他著名的中文期刊中。
2023年11月,他还作为植芳讲座教授在复旦大学用中文讲座。
目前,除了在unsw担任中文系正教授、博导之外,寇志明教授还是澳大利亚东方研究会的主席。

想获得一对一免费指导吗?想要一套量身定制的留学方案吗?联系我,给您想要的!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