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到现在,愈加钦佩毛主席,他57年前对苏联的提议真高明
自从俄乌战争发生以后,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武装力量,这场战争持续一年多,整个战争事态都是僵持不下。很多人都很好奇:号称世界强国的俄罗斯,为何连乌克兰都攻不下呢?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就对苏联提过一些建议,一语道破日后局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苏联给予意见道破真谛
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让我军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全国解放。1957年,毛主席率领访问团出国访问苏联,此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友好甜蜜的,当苏联优先于美国研制出核武器导弹的时候,赫鲁晓夫为此做出了一刀切的论断:“未来不管什么样的战争,核武器都决定了它的命运。”
毛主席对此表示:“敌人是可以用核武器,但我们不能急于还击,需要等一等。”
赫鲁晓夫听闻后回复说:“无需等,必须立马还击。”
“那你能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投放原子弹吗?”毛主席笑着说。
“必须知道,凡是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立刻还击。”赫鲁晓夫说。
不难看出赫鲁晓夫的战略思想就是积极进攻,对于毛主席的战略防御方针,赫鲁晓夫是坚决反对的。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赫鲁晓夫没有看到本国的弱点。
战争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尤其是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我们只有积极防御才是明智的。
赫鲁晓夫没有采纳毛主席的意见也没有接受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他的一意孤行思想最终导致了苏联很快解体了,而且这种思想也被延续到俄乌冲突中。
很明显俄乌战争就是以弱击强,如果俄罗斯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防御策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
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精髓:不在乎城池得失,只在乎歼灭敌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一直都是影响深远,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毛主席采用很多战胜法宝,其中就有一条很经典的战略思想:不在乎城池得失,一定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
当解放战争打响以后,为了改变战术,蒋介石把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选了两个重点解放区,一个是陕北,另外一个是山东。要知道对于中央红军来说陕北延安就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很多英雄猛将花费心血建造起来的。
面对蒋介石重兵部署策略,毛主席料事如神,他意识到如果延安被国民党攻占了,那么我军整个士气都会被挫败。
放弃一城一池不如直接诱敌深入,将敌人一举歼灭。最终毛主席做出果断决定,撤离延安,诱敌深入,瓮中捉鳖,于敌人做长期周旋。
当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不与蒋介石硬碰硬,为什么会放弃多年来盘踞的根据地?
面对众人的疑惑,毛主席表示:“延安对我们来说固然是重要的,我们撤离延安,目的就是让蒋介石获取表面上的胜利,就算他来到了这里,也不代表他的强力,最终的结果只会加速失败。”
毛主席的战术就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今日放弃一城一池,明日就会集中力量歼灭敌人,将其一举拿下,让敌军越打越没有士气。
果不其然,当胡宗南带着大军部队集中全部火力炮击延安的时候,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打了一座空城。当我方急行军来到青化砭地区时,设置埋伏圈后,正好让胡宗南部队掉入其中。
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军瞄准时机,将敌军一网打尽后,又乘胜追击,最终夺得了陕北的胜利。
如今时过境迁,伟人的智慧依旧让世人折服,让我们一起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起将他的高瞻远瞩思想发扬光大。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70岁的彭德怀在囚窗里给毛主席写纸条求救,为何毛主席不答复他
- [奇闻轶事]1945年,日军轮jian了女战士黄美英,又用锋利的刀子割破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1961年,北京。溥仪的户口本,他当过皇帝故言行总能吸引众人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和珅出国了】 年近八旬的王刚,卖掉5个亿的四合院,清空60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