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长臂猿:中国已灭绝的长臂猿(手臂能360度旋转)
作者:eric 时间:2023-08-20
导读:长臂猿因臂特别长而得名,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它有16种,其中就包括白掌长臂猿,它在中国已灭绝,现仅存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白掌长臂猿因为手、足白色而得名,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中国已灭绝的长臂猿白掌长臂猿与一般长臂猿长的很相似,都有长长的手臂,区别只在于它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分布在亚洲各国,中国云南曾经也有过,可因为人为的捕杀,和环境的被破坏,目前中国白掌长臂猿已灭绝。1、形态特征白掌长臂猿雄性体型略大于雌性,它体长42-58.5厘米,全身体毛密而长,呈褐黄色
长臂猿因臂特别长而得名,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它有16种,其中就包括白掌长臂猿,它在中国已灭绝,现仅存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白掌长臂猿因为手、足白色而得名,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中国已灭绝的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与一般长臂猿长的很相似,都有长长的手臂,区别只在于它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分布在亚洲各国,中国云南曾经也有过,可因为人为的捕杀,和环境的被破坏,目前中国白掌长臂猿已灭绝。
1、形态特征
白掌长臂猿雄性体型略大于雌性,它体长42-58.5厘米,全身体毛密而长,呈褐黄色,面部为棕黑色,但手、脚的毛色很淡,远望时近似白色或淡白色,所以也叫白手长臂猿。此外,它外自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圆环,这把白掌长臂猿的脸部显得很醒目。
2、生活习性
白掌长臂猿年产1胎,怀孕期为7-8个月,它们一般由5-8只组成一个家族,成员是一只成年雄性和一只成年雌猿,其余都是半成年和幼小的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家族由雄性为家长,家庭关系稳定,成员间和谐友善,它们互相爱护,共同防卫,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
白掌长臂猿具有领域性,活动范围为54公顷,它们白天在森林20-30米高的树上用两臂攀抓树枝摆动、腾跃,前后肢并用,速快如飞。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白掌长臂猿臂肘可以全方位旋转360度,既可以左右前进,又能够急进急退,双足只起到辅助蹬踏的作用。
3、分布及食物
白掌长臂猿在中国已经灭绝,它们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生活在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白掌长臂猿听觉和嗅觉灵敏,性情胆怯,常以各种热带浆果、核果和多种嫩树叶、芽、花等为食。
白颊长臂猿:世界上最酷的猿
白颊长臂猿长的很酷,它全身黑,眼神冷酷,面颊的两旁从嘴角至耳朵的上方各有一块白色的毛,它静静的蹲坐在那,看起就像个冷酷的帅哥,白颊长臂猿也因此被人称为世界上最酷的猿。当然这个酷酷的白颊长臂猿指的是它的雄性,因为其雌性体毛为桔黄色至乳白色 【查看更多】
、白点倒吊、粗皮仔,为刺尾鲷科刺尾鱼属下的一个种,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区,栖息深度在0-6公尺左右。它们会成一小群活动,藻食性,以丝状藻及具石灰质的藻类为食。遇到敌人时,斑点刺尾鲷会利用身体的圆斑达到伪装的效果。
3、分布与作用
斑点刺尾鲷分布广泛,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到处是它们的身影,在台湾东北部、南部及东部离岛兰屿海域也有出现。斑点刺尾鲷一般用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它即可观赏及食用兼具,观赏时养起来即可,食用的话剥皮煮姜丝汤,肉质鲜美。
小结:关于斑点刺尾鲷,看完全文,大家对它应该有了一个简单认识吧!总的来说,斑点刺尾鲷在中国只有台湾附近海域有出现,它浑身布满斑点,有伪装的效果,即可观赏也能食用,是一种深受广大人群喜爱的鱼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白胸刺尾鱼,它是世界上最亮眼的观赏鱼。
鲷(diāo)是一种身体侧扁,头大,口小的鱼,它有很多种,其中就包括斑点刺尾鲷。在中国,只有台湾附近海域出现过斑点刺尾鲷,它长的很可爱,身体上有斑点,常作观赏,如果不想看了还可以吃,其肉质鲜美,是一种不错的食用鱼,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简单认识一下。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