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真正的清朝宫廷生活,清朝后宫惩罚制度

作者:eric 时间:2023-08-20
导读:清朝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后宫妃嫔只有得到皇上的宠爱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后宫的妃嫔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达官显贵,更上一层

清朝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后宫妃嫔只有得到皇上的宠爱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后宫的妃嫔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达官显贵,更上一层楼。

清朝后宫真实的历史上,真的像影视作品中的那样经常宫斗那样吗?用历史的真实性来解释,并非是影视作品中上演的剧情,在历史上清朝后宫的真实生活,被制度所约束,不存在宫斗,而最残酷的是,终生不得出宫。

清朝后宫妃嫔们的真实生活,在影视中上演的一幕,添加了一些戏剧的色彩。而在历史上真正的清朝后宫生活,了解入宫的方式和入宫以后的生活,包括入宫之后妃嫔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就明白为何会被约束,为何没有宫斗,更是为何终生不能出宫。

一、被选入宫规矩约束

最常见的女子入宫的形式就是选秀入宫,而且参加选秀的宫女是有条件的,首先最好是样貌要好,其次年龄在十三岁到十六岁,并且没有嫁过人。准备开始选拔的时候,会有地方的官员去征集平民百姓家长相出众的女子,身材容貌或者身体条件不过关的第一批就被筛下来。

连参加选秀的资格都没有。被选中的则会被带去进行培训,培训之后会再进行一次筛选。入宫之前就对要入宫的秀女进行层层的筛选,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一旦被选中,这一生都要待在皇宫之中。被选中进入皇宫中生活的宫女,如果幸运地成为了皇上的妃子。

平时要受到很多规则的制约,每天要起来很早,然后去给皇后和皇太后请安,之后才可以进行早膳,或者去做别的事情。到了晚上,到了固定的时间点也要去给皇后和皇太后请安,她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枯燥无味,有的时候的能看着天空发呆一整天。

如果没有成为妃子,就是普通的宫女的,每天主要负责的就是伺候妃嫔的工作,为妃嫔做事。所以被选入宫之后,无论是妃嫔,还是宫女,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且单一,还要被制度所约束。

二、出身定位难以翻身

被选入宫的秀女,有些出身于名门世家的女子,如果有幸成为皇帝的妃子,会根据出身的地位来决定其身份是妃嫔、还是妃或者答应、常在。但是皇后的位置只有一个人,并且是其他妃嫔及妃嫔以下无法做到的,能成为皇后,一般都是和政治相关,也是政治上的产物。

皇后能够掌管后宫所有的事务。而其他的妃嫔,职位再高也只能在皇后的职位之下。出身低微的妃嫔或者答应,没有家族的支撑,没有和皇家有亲戚的联系,想要出人头地,除了讨好皇后身边的太监或者宫女之外,就连请安的机会都没有。

由于后宫的妃嫔过多,皇上每天晚上会用翻牌的方式选择哪一个妃嫔来侍寝,这些牌子会每天更排一次,但有些妃嫔或者答应会很难被翻到,因为光等翻牌就可能需要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被选中的幸运妃嫔,就是被皇上选中也不一定能够见到皇上,

因为这些是需要给皇后报备,真正到了皇后那边通过才能做数。所以那些生活在后宫的女人,想要简单地依靠接触到皇上就能改变命运的,是不现实的事情,光见到皇上都是一个问题,更不会因为接触到皇上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三、等级划分无人宫斗

生活在后宫的妃子们,因为是皇上的女人,代表皇上的形象,所以必须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举止行为,平时只要遵守宫中的规则,她们相对可以自由些,像吃喝玩乐也都是不受管制,但要接受等级划分。

会根据她们的出身来规定最终的等级身份,之后的生活就是默默等着被皇上宠幸的那一天。妃子们所吃的食物是根据身份来等级划分,地位高一点的妃子可以食用山珍海味,吃完饭后,御膳房还会给她们带来一些水果和点心。

地位低一点的妃子,吃的食物相对比较差一点,也有可能会吃的和宫女差不多。每位妃子也会根据她们的地位来分配零用钱,地位高一些的家族或者地位高的妃嫔自然是会被多分一些。

地位低的妃子就会少一些,甚至有的妃子会在闲暇的时候自己做一些手工艺品,然后换取钱财。其实这样一来,生活在后宫中的妃嫔是很孤独很无奈的,因为她们这辈子都必须在皇宫之中生活,特别是成为皇帝的女人之后,她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打发打发时间。

有的妃嫔见过皇上一次之后,或许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皇上每天日理万机,忙于政事,见上一面都是问题,更别提被宠幸,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固定的,每个人身份已经被等级划分好。

所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风光靓丽,其实在内心深处都是无奈和孤独,她们必须接受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遭受的待遇,没有宫斗的必要,除了皇后能够掌管后宫,地位最高,其他妃嫔其实都是一样的。

四、总结

了解到真实的清朝后宫妃嫔的生活之后,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也不是她们所能够决定的,她们面临的也只是在等待过好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会被动接受安排,不存在影视剧中的宫斗,甚至有些生活在皇宫中的女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一面,还要终生待在这皇宫之中。

并不是所有的妃子生活得都很美好,还有一些妃子的身份定位是出身就决定的,出身低微一些的妃嫔的生活自然是没有身份高的妃嫔生活的好,她们被规则所约束,出身的家庭地位来决定她们的等级进行划分,没有宫斗的可言性。

侍寝皇上的妃子,要先通过皇后这一关,光这一点就会筛掉一大批人。清朝的后宫的妃嫔们生活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也不会上演激烈的斗争,她们要遭受到封建制度的约束,思想和行为受到约束,命运早就在后宫被安排妥当,这一辈都不能走出皇宫。

历史上皇帝死了,他的妃子下场如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上午,李自成对北京发起了进攻。明朝守城的士兵们,各个都干脆躺在城上,军官拿鞭子抽都不起来。着急上火的崇祯帝,把宫里压箱底的二十万两白银都拿了出来,想“激励”太监们为国血战。没想到太监们把白银分光了,眨眼就跑得一个不剩。还有太监在宫门题字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如此局面,让崇祯帝心急如焚。眼看着皇宫就要被拿下,他手拿着三眼火铳,在齐化门和安定门等地一阵乱窜,却是怎么也窜不出去。眼看着逃生无望,万念俱灰的崇祯干脆不逃了,回宫把妻妾妃子和子女都叫来,全家人整整齐齐吃了顿最后的晚餐。饭后三个皇子被他安排人送走,临走前还谆谆叮嘱:“见到老年人叫他老翁,见到年轻的叫他叔叔伯伯,万一保住性命,报了父母之仇,不要忘了今天的教训。”

妃子的下场

就在这和皇子分别之前,崇祯还横下心来,决定对自己的妻妾妃子和女儿痛下杀手,为了不让两个女儿和皇后嫔妃落到农民军手里,痛饮后的崇祯,咬牙持剑说了句“事已至此,可以死了!”“领会”了他意思的结发妻周皇后,哭哭啼啼回到坤宁宫自尽。而后崇祯又亲手挥剑,杀死了自己的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则是重伤后昏迷,苏醒后的她嫁给了早有婚约的都尉周显,最终在清朝顺治年间过世。

另外还有崇祯的宠妃袁贵妃,自尽的时候绳子断了。崇祯又跑到袁贵妃身边,狠狠戳了袁贵妃三剑。受了重伤的袁贵妃,最终还是捡回一命,晚年由清王朝“赡养终其身”,除了这几位“叫的上名字”的妃嫔,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可考的妃嫔,在那个绝望的夜晚,被崇祯挥剑杀死。崇祯杀死所有的妃子以后,也就是在1644年的3月17日夜晚,自己则在煤山上自缢。

宫女的下场

而比起这血腥一幕来,更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皇宫里的宫女们。眼看着皇宫里血流成河,宫女们纷纷逃出宫去。可出了宫的她们,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慌忙向城里的居民问路。可这场动乱里,最心酸的地方也正在此:就算能问到路,这些逃出深宫的宫女,就真的能找到家吗?在那个“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时代里,“家”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

明代的宫人制度。

明代的宫女,一般都是从民间“采选”来。有的是皇帝下旨采选,有的是宫里的女官从民间买来。绝大多数的宫女都是穷人出身,好些人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特别是一旦被“采选”成宫女,就意味着离乡背井,和“家”之间万里迢迢。

每次“采选宫女”,也常变成民间灾难。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当地突然流传“谣言”,说皇帝要选宫女,这谣言一传就炸了锅。江南各地老百姓纷纷嫁女,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迅速出嫁,好些地方“婚嫁殆尽”,居然连嫁女用的轿子,都被人给抢光了。官方每次出来“辟谣”,都是越辟谣谣言越凶,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消停。

当然,和前朝比起来,明代在“见亲人”方面,还比较人性化。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宫女如果要见亲人,可以到“宫门首立谈”。也就是在宫门口匆匆见上一面。但放在那时交通条件下,看一眼亲人都难,“回家”更不知何年何月。

明太祖朱元璋还曾颁布规定,宫女入宫后五、六年,就可以放回家去。不过后世的明朝历代皇帝,并没有认真执行这规定。明朝皇宫“放宫女”,往往赶在新皇帝登基时。有时赶上闹天灾,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做点“放宫女”的好事。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在位时,都做过“放宫女”的“好事”。每次放出的宫女,都有500到1000人之多。

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宫女等的时间太长,好不容易盼到“放宫女”了,出宫时已经白发苍苍。她们记忆里那个还提时代的家,也早已不知道在哪,苦苦盼望的亲人找不到影。好不容易熬出宫,却不知道该去哪。她们往往会在“西山保明寺落发”,在青灯古佛下打发残生,而明朝以前,那些宫女入了宫,大多一辈子都别想出去,晚年就去守陵,基本生不如死。明朝还知道放宫女,给宫女安排归宿,真比前朝强太多。”

但就算“强太多”,宫女们的归宿,细品还是太多辛酸。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曾写诗咏叹宫女的生活:“多情宫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字字句句,满满是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生活,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封建专制的罪恶。

而放在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深夜里,那些慌忙出逃的宫女们,也留下了无比壮烈的一幕:据典籍记载,面对北京城的乱象,有个魏姓宫女悲愤大呼说“我辈定遭其辱”。说罢跳入御河而死。据记载,当晚跳河殉难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还有一些落入农民军手中的宫女,被李自成“赐”给了各个头目。

总的看来,历代皇帝死了以后,妃子的下场都比较惨,有的被抓遭受凌辱,有的被皇帝杀死,有的不堪凌辱自杀而死,更惨的还的还要做皇帝的殉葬品……封建制度下,总之,妃子就是古代皇帝的私有品,自己死了以后,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妃子也只能任其摆布。

历史上皇帝死了,他的妃子下场如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上午,李自成对北京发起了进攻。明朝守城的士兵们,各个都干脆躺在城上,军官拿鞭子抽都不起来。着急上火的崇祯帝,把宫里压箱底的二十万两白银都拿了出来,想“激励”太监们为国血战。没想到太监们把白银分光了,眨眼就跑得一个不剩。还有太监在宫门题字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如此局面,让崇祯帝心急如焚。眼看着皇宫就要被拿下,他手拿着三眼火铳,在齐化门和安定门等地一阵乱窜,却是怎么也窜不出去。眼看着逃生无望,万念俱灰的崇祯干脆不逃了,回宫把妻妾妃子和子女都叫来,全家人整整齐齐吃了顿最后的晚餐。饭后三个皇子被他安排人送走,临走前还谆谆叮嘱:“见到老年人叫他老翁,见到年轻的叫他叔叔伯伯,万一保住性命,报了父母之仇,不要忘了今天的教训。”

妃子的下场

就在这和皇子分别之前,崇祯还横下心来,决定对自己的妻妾妃子和女儿痛下杀手,为了不让两个女儿和皇后嫔妃落到农民军手里,痛饮后的崇祯,咬牙持剑说了句“事已至此,可以死了!”“领会”了他意思的结发妻周皇后,哭哭啼啼回到坤宁宫自尽。而后崇祯又亲手挥剑,杀死了自己的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则是重伤后昏迷,苏醒后的她嫁给了早有婚约的都尉周显,最终在清朝顺治年间过世。

另外还有崇祯的宠妃袁贵妃,自尽的时候绳子断了。崇祯又跑到袁贵妃身边,狠狠戳了袁贵妃三剑。受了重伤的袁贵妃,最终还是捡回一命,晚年由清王朝“赡养终其身”,除了这几位“叫的上名字”的妃嫔,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可考的妃嫔,在那个绝望的夜晚,被崇祯挥剑杀死。崇祯杀死所有的妃子以后,也就是在1644年的3月17日夜晚,自己则在煤山上自缢。

宫女的下场

而比起这血腥一幕来,更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皇宫里的宫女们。眼看着皇宫里血流成河,宫女们纷纷逃出宫去。可出了宫的她们,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慌忙向城里的居民问路。可这场动乱里,最心酸的地方也正在此:就算能问到路,这些逃出深宫的宫女,就真的能找到家吗?在那个“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时代里,“家”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

明代的宫人制度。

明代的宫女,一般都是从民间“采选”来。有的是皇帝下旨采选,有的是宫里的女官从民间买来。绝大多数的宫女都是穷人出身,好留学生落户北京 undefined些人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特别是一旦被“采选”成宫女,就意味着离乡背井,和“家”之间万里迢迢。

每次“采选宫女”,也常变成民间灾难。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当地突然流传“谣言”,说皇帝要选宫女,这谣言一传就炸了锅。江南各地老百姓纷纷嫁女,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迅速出嫁,好些地方“婚嫁殆尽”,居然连嫁女用的轿子,都被人给抢光了。官方每次出来“辟谣”,都是越辟谣谣言越凶,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消停。

当然,和前朝比起来,明代在“见亲人”方面,还比较人性化。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宫女如果要见亲人,可以到“宫门首立谈”。也就是在宫门口匆匆见上一面。但放在那时交通条件下,看一眼亲人都难,“回家”更不知何年何月。

明太祖朱元璋还曾颁布规定,宫女入宫后五、六年,就可以放回家去。不过后世的明朝历代皇帝,并没有认真执行这规定。明朝皇宫“放宫女”,往往赶在新皇帝登基时。有时赶上闹天灾,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做点“放宫女”的好事。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在位时,都做过“放宫女”的“好事”。每次放出的宫女,都有500到1000人之多。

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宫女等的时间太长,好不容易盼到“放宫女”了,出宫时已经白发苍苍。她们记忆里那个还提时代的家,也早已不知道在哪,苦苦盼望的亲人找不到影。好不容易熬出宫,却不知道该去哪。她们往往会在“西山保明寺落发”,在青灯古佛下打发残生,而明朝以前,那些宫女入了宫,大多一辈子都别想出去,晚年就去守陵,基本生不如死。明朝还知道放宫女,给宫女安排归宿,真比前朝强太多。”

但就算“强太多”,宫女们的归宿,细品还是太多辛酸。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曾写诗咏叹宫女的生活:“多情宫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字字句句,满满是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生活,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封建专制的罪恶。

而放在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深夜里,那些慌忙出逃的宫女们,也留下了无比壮烈的一幕:据典籍记载,面对北京城的乱象,有个魏姓宫女悲愤大呼说“我辈定遭其辱”。说罢跳入御河而死。据记载,当晚跳河殉难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还有一些落入农民军手中的宫女,被李自成“赐”给了各个头目。

总的看来,历代皇帝死了以后,妃子的下场都比较惨,有的被抓遭受凌辱,有的被皇帝杀死,有的不堪凌辱自杀而死,更惨的还的还要做皇帝的殉葬品……封建制度下,总之,妃子就是古代皇帝的私有品,自己死了以后,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妃子也只能任其摆布。

历史上皇帝死了,他的妃子下场如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上午,李自成对北京发起了进攻。明朝守城的士兵们,各个都干脆躺在城上,军官拿鞭子抽都不起来。着急上火的崇祯帝,把宫里压箱底的二十万两白银都拿了出来,想“激励”太监们为国血战。没想到太监们把白银分光了,眨眼就跑得一个不剩。还有太监在宫门题字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如此局面,让崇祯帝心急如焚。眼看着皇宫就要被拿下,他手拿着三眼火铳,在齐化门和安定门等地一阵乱窜,却是怎么也窜不出去。眼看着逃生无望,万念俱灰的崇祯干脆不逃了,回宫把妻妾妃子和子女都叫来,全家人整整齐齐吃了顿最后的晚餐。饭后三个皇子被他安排人送走,临走前还谆谆叮嘱:“见到老年人叫他老翁,见到年轻的叫他叔叔伯伯,万一保住性命,报了父母之仇,不要忘了今天的教训。”

妃子的下场

就在这和皇子分别之前,崇祯还横下心来,决定对自己的妻妾妃子和女儿痛下杀手,为了不让两个女儿和皇后嫔妃落到农民军手里,痛饮后的崇祯,咬牙持剑说了句“事已至此,可以死了!”“领会”了他意思的结发妻周皇后,哭哭啼啼回到坤宁宫自尽。而后崇祯又亲手挥剑,杀死了自己的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则是重伤后昏迷,苏醒后的她嫁给了早有婚约的都尉周显,最终在清朝顺治年间过世。

另外还有崇祯的宠妃袁贵妃,自尽的时候绳子断了。崇祯又跑到袁贵妃身边,狠狠戳了袁贵妃三剑。受了重伤的袁贵妃,最终还是捡回一命,晚年由清王朝“赡养终其身”,除了这几位“叫的上名字”的妃嫔,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可考的妃嫔,在那个绝望的夜晚,被崇祯挥剑杀死。崇祯杀死所有的妃子以后,也就是在1644年的3月17日夜晚,自己则在煤山上自缢。

宫女的下场

而比起这血腥一幕来,更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皇宫里的宫女们。眼看着皇宫里血流成河,宫女们纷纷逃出宫去。可出了宫的她们,也找不到回家的路undefined,慌忙向城里的居民问路。可这场动乱里,最心酸的地方也正在此:就算能问到路,这些逃出深宫的宫女,就真的能找到家吗?在那个“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时代里,“家”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

明代的宫人制度。

明代的宫女,一般都是从民间“采选”来。有的是皇帝下旨采选,有的是宫里的女官从民间买来。绝大多数的宫女都是穷人出身,好些人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特别是一旦被“采选”成宫女,就意味着离乡背井,和“家”之间万里迢迢。

每次“采选宫女”,也常变成民间灾难。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当地突然流传“谣言”,说皇帝要选宫女,这谣言一传就炸了锅。江南各地老百姓纷纷嫁女,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迅速出嫁,好些地方“婚嫁殆尽”,居然连嫁女用的轿子,都被人给抢光了。官方每次出来“辟谣”,都是越辟谣谣言越凶,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消停。

当然,和前朝比起来,明代在“见亲人”方面,还比较人性化。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宫女如果要见亲人,可以到“宫门首立谈”。也就是在宫门口匆匆见上一面。但放在那时交通条件下,看一眼亲人都难,“回家”更不知何年何月。

明太祖朱元璋还曾颁布规定,宫女入宫后五、六年,就可以放回家去。不过后世的明朝历代皇帝,并没有认真执行这规定。明朝皇宫“放宫女”,往往赶在新皇帝登基时。有时赶上闹天灾,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做点“放宫女”的好事。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在位时,都做过“放宫女”的“好事”。每次放出的宫女,都有500到1000人之多。

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宫女等的时间太长,好不容易盼到“放宫女”了,出宫时已经白发苍苍。她们记忆里那个还提时代的家,也早已不知道在哪,苦苦盼望的亲人找不到影。好不容易熬出宫,却不知道该去哪。她们往往会在“西山保明寺落发”,在青灯古佛下打发残生,而明朝以前,那些宫女入了宫,大多一辈子都别想出去,晚年就去守陵,基本生不如死。明朝还知道放宫女,给宫女安排归宿,真比前朝强太多。”

但就算“强太多”,宫女们的归宿,细品还是太多辛酸。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曾写诗咏叹宫女的生活:“多情宫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字字句句,满满是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生活,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封建专制的罪恶。

而放在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深夜里,那些慌忙出逃的宫女们,也留下了无比壮烈的一幕:据典籍记载,面对北京城的乱象,有个魏姓宫女悲愤大呼说“我辈定遭其辱”。说罢跳入御河而死。据记载,当晚跳河殉难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还有一些落入农民军手中的宫女,被李自成“赐”给了各个头目。

总的看来,历代皇帝死了以后,妃子的下场都比较惨,有的被抓遭受凌辱,有的被皇帝杀死,有的不堪凌辱自杀而死,更惨的还的还要做皇帝的殉葬品……封建制度下,总之,妃子就是古代皇帝的私有品,自己死了以后,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妃子也只能任其摆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