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竟然能为人类阻挡数百万的病毒,10种可怕的海洋寄生生物
根据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已经统计了海洋中近20万种不同的病毒种群。但实际计数可能为数百万。相比之下,人才引进 undefined"/>目前已知的潜伏在热带雨林中的病毒有几千种。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态学家Jennifer Welsh领导的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在遏制病毒潮和维持海洋健康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论文指出:“病毒是海洋环境中最丰富的生物实体,然而,尽管它们具有潜在的生态影响,我们对于关于环境中的非宿主生物清除病毒的情况却知之甚少。”
降低病毒种群丰富度的那些生物们
正如论文所强调的,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感染生物。有些病毒根本无法越过用来阻挡它们的物理屏障,如贝壳。其它生物则使用被动技术,如海底清洁工的过滤器,即使是最小的病毒也无法通过。
日本牡蛎过滤海水以收集养料——氧气或食物——如果一种病毒碰巧在途中被吸走了,那也没什么。
在病毒种群中造成最大影响的生物通常很小,而且不太为人所知。海葵、多毛类幼虫、海鞘、螃蟹、海蛤和海绵等就是那些无名英雄。
图自Nuttapong Photographer/Shutterstock
虽然它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海绵确实是病毒的死亡之神。
为了测试它们的抗病毒能力,研究人员将10种不同的动物物种带到了实验室。他们发现,其中,海绵特别擅长处理它们的微观敌人。
“在我们的实验中,海绵在三小时内将病毒的存在减少了94%,”Welsh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另一项实验表明,病毒的吸收确实非常迅速且有效。即使我们每20分钟向水中投入新的病毒,海绵在清除病毒方面仍然非常有效。”
螃蟹也被证明是能力者,它在24小时内削减了90%的病毒。鸟蛤表现比较差,但仍消灭了43%的病毒,牡蛎则消灭了12%。
图自unsplash
螃蟹是对抗病毒战役中的狡猾老兵
然而,研究人员很快指出,海洋是一个比实验室更易挥发的环境,有许多其它因素可以帮助或阻碍这些生物。
“那里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还有许多其它生物存在并相互影响着,”Welsh在发布会上补充道。
在新地方出现的病毒
在自然界中,海洋动物就像人类一样,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病毒,有些病毒则因气候变化而增强。加州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2023年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海洋冰的融化又带来了另一种致命的病毒:Phocine distemper,即PDV,它导致了大西洋海豹的大量死亡。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Elizabeth VanWormer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随着海洋冰继续融化的趋势,这种病毒和其它病原体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洋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机会更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如果我们要阻止像PDV等病毒,我们必须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划清界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在海洋生物打仗的时候给予一臂之力。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mnn,译者李彤馨,转载须授权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科学家称硫磺分子是外星人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
- [科学探索]地球46亿年前的样子 真实版人间炼狱(燃烧大火球)
- [科学探索]女人为什么不能上潜艇?原因很复杂让人意想不到
- [科学探索]贝茨视力训练恢复法是真的?近视可以恢复正常吗
- [科学探索]科学家次在室温下制造出液态光 科学家为之疯狂
- [科学探索]完齿猪:强大的可怕生物 拥有远超鳄鱼的咬合力
- [科学探索]天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天狗吞月的现象(太阳月球地球同一直线上
- [科学探索]惊天!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拯救世界 称正在轮回(造谣)
- [科学探索]宇宙边界真的存在吗?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
- [科学探索]盗墓不盗玉是为何 盗墓界三不盗分别是什么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