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迎3800余名“三字班”新同学
超训网北京8月23日电,23日,清华大学正式迎来2023级本科新生入学报到。
据介绍,2023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人,其中内地学生35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70余人;国际学生140余人,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新生男女比例略超过2:1。少数民族占比约10%,包括白族、布依族、藏族、朝鲜族、傣族、侗族、仡佬族、黎族等26个少数民族。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8月27日,通过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录取至求真书院。共有5对双胞胎,分别来自北京、辽宁、湖南、云南和河南。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等亮眼设计,吸引了15000余人报名。经过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及身体素质测试后,圆满完成招生计划,最终共有898人被录取至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强基计划书院。
学科奥赛保送方面,2023年度,五大基础学科中的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四个方向的国家集训队,均有过半学生选择清华,经过集训队选拔后,2023年代表中国出征全球学科竞赛的23名队员中,有12名队员保送至清华大学。除再次包揽信息学国家队队员外,6名数学国家队队员中5名选择保送清华。
为满足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需求,破解全球可持续发展重大命题,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清华大学决定成立秀钟书院,并启动本科招生,共录取68名立志成长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领导者、绿色产业开拓者和全球治理推动者的优秀学生。
同时,为充分发挥大师育人作用,加强物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清华大学2023年起开展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这是国内首个以“发掘并培养未来物理大师”为愿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该项计划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先生领衔,目标是提早发现有物理天分的学生,培养出更多物理学及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使之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引领者和高科技领域的开拓者。经过严格的初审、选拔及综合评定,最终共录取一批具备物理特长和突出创新潜质、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
2022年新增的三个招生项目在2023年招生中依旧备受考生欢迎。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提前批招生,共招收23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这是杨贵妃洗澡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57年马克在国宴违背禁令,偷拍毛主席照片,53年后来华后才敢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当年李鸿章去英国访问,德国人给李鸿章推销马克沁机枪。当李鸿章
- [奇闻轶事]朝鲜战争时期,中美双方在板门店交换战俘时,一名在战争中不幸失
- [奇闻轶事]一天,喝得酩酊大醉的大军阀杨森,错把干儿女曾桂枝当成姨太,抱
- [奇闻轶事]晚清时期,一个地主与他的妻妾们的合影,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妾室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