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第四代传承人”:很开心年轻人将其作为“日常穿搭”
超训网兰州8月23日电,“蒙古族服饰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把它传承下去,也要进行创新。只有让年轻人穿起来,才能让更多人认识蒙古族服饰。”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说,自小跟随奶奶做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她,如今已经是蒙古族服饰的“第四代传承人”。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奔放洒脱的蒙古族舞蹈、轻便好看的蒙古族服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蒙古族服饰作为日常穿搭,这得益于从事服装制作工作已有56年的娜仁其其格。
娜仁其其格回忆说,自己8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学习服装制作,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从小就对蒙古族传统服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酒泉市肃北县是甘肃唯一以蒙古族为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常年生活在雪山下,因此也被称为雪山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集裁剪缝纫、贵金属加工、饰品制作于一体,是肃北蒙古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凝聚着肃北蒙古族人民的智慧,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为了将传统蒙古族服饰更好地传承下来,娜仁其其格常年在当地搜集和学习蒙古族传统服饰,她也在编写蒙古族服饰的书籍,想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将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历史与特点保留下来。
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娜仁其其格决定创新传统服饰,制作穿戴简便的蒙古族便装。 “如今,上班的年轻人,那些很重的、很厚的蒙古族服饰穿不了,我就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把我们蒙古族元素加入其中,年轻人就很喜欢。”娜仁其其格说。
现今64岁的娜仁其其格由于久坐不运动,腰背已出现变形、眼睛近视。但对于她来说,肃北蒙古族服饰不仅是用于穿戴,更重要的是传承民族文化。“将文化借助服饰这一载体,让大家‘穿在’身上,是自己最快乐的事。”她说。
2008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基于当地官方的支持和鼓励,现在已有很多人找娜仁其其格拜师学艺,娜仁其其格也表示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延续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公元1398年,垂垂老矣的朱元璋卧病在床,没人敢来探望,唯有
- [奇闻轶事]邓小平真实笔迹 这是邓小平写给华国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
- [奇闻轶事]6个老婆的康有为想返老还童,换了猿猴的蛋蛋,却死于排异反应
- [奇闻轶事]“他是被屎憋死的。”1940年,一美国男人因为三年没有排泄,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越南贴出中文标语后,巴铁也开始模仿,中国游客:这反差太大了
- [奇闻轶事]开国元帅中有四位老总,毛主席只承认三个,唯独他只叫同志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你老家被改成啥名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