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书展闭幕:上海何以成为“书香之城”?
超训网上海8月23日电,8月22日21时,2023上海书展送别最后一位读者,浦江之滨“外滩之窗”大屏亮起“致敬阅读,感恩读者”“2024,我们相约,不见不散”。
2月北京图书订货会,7月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8月上海书展……今年以来,中国各地书业展会恢复常态,出版发行行业展现出令人振奋的信心与活力。本届上海书展进一步开放办展,吸引了全国20多家出版集团、350余家出版社携18万余种精品图书参展,主会场入场近30万人次,成为今夏上海的热门“打卡地”。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在接受超训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书展已走过20个年头,读者对此十分期待。在他看来,上千场阅读活动、数百位大师名家、长长的购票队伍、熙熙攘攘的淘书场面,是上海书展的“热度”;现场导览、驻场医疗服务、打包快递、细心周到的志愿者等,是上海书展的“温度”;始终把读者放在最高位置,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高品质阅读需求,是上海书展“成长”的不竭动力。
彭卫国指出,上海书展的主题是“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说明了阅读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上海书展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全民阅读的推广平台,从‘国际文学周’到‘书香满城’,今年又第一次把分会场开到了福建三明,功能不断拓展,但初心不改。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一张文化名片,这张名片的成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近现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出版重镇,汇聚了众多出版机构、文化名人及各类优秀文化资源。上海出版界在时代大潮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不同时期的出版精品见证、培育了上海城市精神的不断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上海的“书香之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上海高校多、人文氛围浓、民众文化素养高,是上海‘书香之城’建设的一个内在动力。”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在接受超训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以来,上海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架构和机制不断完善,与阅读活动相结合的实体书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接连涌现,国有和民营互相补充,为“书香之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物理空间和设施基础;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及多项针对出版社、实体书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支持与扶持政策,给予了“书香之城”重要的政策支撑。
郑崇选说,期待“书香之城”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城市文明程度、城市软实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上海书展发挥更大的连接功能,不仅仅是在8月开展的这几天,还要与日常生活、文化消费,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活动连接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文化辐射和文化影响力。”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毛岸英牺牲与谁有关系,毛主席一句话,揭露儿子死亡真相
- [奇闻轶事]57年马克在国宴违背禁令,偷拍毛主席照片,53年后来华后才敢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这是1905年,北京菜市口,大挑知县王维勤,被凌迟处决的现场
- [奇闻轶事]八国联军日本人侮辱宫女的情景。 当时,闯入皇宫的一个日本士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毛岸英牺牲与谁有关系,毛主席一句话,揭露儿子死亡真相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一个猥琐的老头盯着眼前的3个女孩,他在考虑带哪个女孩回去做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