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青少年“做十六岁”体验闽南成年礼
中新社厦门8月23日电 题:海内外青少年“做十六岁”体验闽南成年礼
作者 彭莉芳 吕明
身着红色状元袍,头戴状元金花帽,44位海内外青少年22日在厦门市朝宗宫体验了闽南版成年礼——“七娘妈生做十六岁”。
在闽南地区,七夕也是纪念七仙女“七娘妈”的节日,孩子年满16岁时,家长要举行成年仪式,答谢“七娘妈”的护佑。
当天,“状元”们在舞狮以及各式民俗阵头的引路之下进行踩街,向邻里父老昭告长大成人。随后,“状元”们回到朝宗宫,穿过成年门,走过平安桥,钻过“七娘妈亭”,向家长奉茶,完成他们重要的人生仪式。
据可考资料,闽南地区“七娘妈生做十六岁”的礼俗可溯至清朝。自2015年起,朝宗宫恢复举办相关活动,每年于农历七月初七,为16岁至20岁的青少年举行成年礼。礼俗于2018年成为思明区“非遗”项目,吸引海内外青少年前来参加、体验。
朝宗宫管委会主任林招治介绍,恢复举办礼俗活动意在让更多青少年经过传统文化的洗礼,懂感恩、有作为。
礼俗活动开展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来自金门的青少年如期赴约。今年踩街队伍中,来自金门的“打花草”阵格外醒目。
金门妈祖宫庙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杨耀芸说,因疫情缺席了几次,这次重返期待已久的盛会,特意带来金门的传统表演节目助兴。
金门也有“七娘妈生做十六岁”的习俗。杨耀芸说,金门县县长陈福海很关心此次活动,特意委托其致赠贺礼,祝福两岸青少年。
经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引荐,8位印尼籍青少年今年参加了活动,其中有归侨三代、在厦留学生,更有专程从印尼赶来者。
尽管天气闷热,身着状元袍的黄爱容依然笑意盈盈。这位出生于印尼的“侨三代”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自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故两年前只身来厦门读书。
因祖上是福建人的缘故,她自小就听长辈说过这一礼俗,但从未经历过。这次“沉浸式”的体验让黄爱容终身难忘:“服装很棒,大家的热情让我有家的感觉。”她说,会将这一奇妙又惊喜的体验分享给亲朋好友。
林招治透露,接下来,朝宗宫将会打造“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文旅品牌,让更多海内外青少年在活动中结下友谊,相互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开国上将许世友,结婚现场突然拔枪,对着新娘连开3枪,众人吓得
- [奇闻轶事]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宠幸了她。谁知第
- [奇闻轶事]进阶路上必看8入部剧:一、《大明王朝1566》 历史权谋剧的
- [奇闻轶事]1940年,江苏某地,一位“地主婆”留下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他
- [奇闻轶事]1965年,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期间,留下的霸气照片。 毛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邓小平真实笔迹 这是邓小平写给华国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开国元帅中有四位老总,毛主席只承认三个,唯独他只叫同志
- [奇闻轶事]中国古代各姓氏世家一览表,看看你的姓氏属于哪个世家? 渤海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