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玩剧本杀「热闻20岁大学生玩剧本杀入戏太深母亲哭诉他快走火入魔了」
剧本杀是当前90后、00后的社交新方式。然而,飞速发展的剧本杀行业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商家在剧本杀游戏设置环节宣扬暴力、灵异,打软色情擦边球等元素。
近日,一则关于#20岁小伙玩剧本杀致重度成瘾#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
大学生玩剧本杀致重度成瘾
近日,杭州20岁的大学生小刘,因为玩剧本杀出了状况,被家人送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母亲哭诉:“我儿子最近玩剧本杀快走火入魔了,医生你快救救他吧。”
小刘原本是个不爱社交的人,经朋友介绍玩起了剧本杀,新认识交了不少朋友。理应说,这是好事儿。可是到后来,小刘连学也不想上了,天天就想玩剧本杀,整天精神萎靡,半夜还会大喊大叫。“他把自己当成剧本里的角色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主任李晓一主任医师诊断其为重度游戏成瘾。李主任分析,剧本杀给人们带来的是非日常体验。我们都知道,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各种情绪的机会是有限的,比如说直面死亡、惊险、威胁和恐惧等,而剧本杀往往能满足人们对这一需求的体验。
对此,很多网友认为,“玩游戏成瘾,要先找自己原因”,剧本杀和其他游戏本质上没什么差别,自己要有自制力。
还有网友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需要反思……
(资料图:图片来源网络)
21岁男生剧本杀成瘾心理出现了问题,妈妈:竟说要杀我
无独有偶,同样是大学生,王女士21岁的儿子也因剧本杀游戏成瘾心理出现了问题。
据王女士介绍,2023年下半年,儿子开始玩剧本杀,“我有一点社恐,从羞于和陌生人说话,到能在大家面前阐述自己的想法,也算是一种成长,只是没想到后来……”儿子话虽多了,交流的内容却都比较黑暗和偏激;与朋友不大聊现实生活和学习,只交流剧本杀里的内容。 王女士说:“我儿子现在每天什么都不做,不好好睡觉,不好好吃饭,每天就是想着玩这个东西。我们如稍不如他意,他就会发火。昨天竟然说要杀我,我吓得很长时间心还砰砰跳。”
据医生表示,经过诊断,患者被确诊为游戏成瘾,伴随明显的焦虑情绪,需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而且这并非个例,据医生介绍,最近半年时间,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了四五例类似的病例,最小的15岁,最大的30岁,起因都与玩剧本杀有关。
专业人士分析:剧本杀可能存三大风险和隐患
“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娱乐项目,尚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风靡火爆的同时,带来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专业人士分析,剧本杀可能存三大风险和隐患。
1.内容安全风险
一些商家为博眼球,吸引客流,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中嵌入恐怖、暴力、色情、灵异元素,由于游戏覆盖群体广泛,过程中滋生的相关涉黄、涉暴乱象必须引起警惕和重视。
其次,游戏中那些不受真实性约束的离奇、反常、惊悚的暴力血腥情节,会对年轻人的生命观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
2.线下门店规范化问题
目前开办“剧本杀”门店准入门槛较低,很多经营场所空间封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游戏道具、服饰重复使用的卫生问题也存在漏洞。
3.盗版剧本盛行
很多商家使用的剧本质量良莠不齐,盗版滥行于市。盗版剧本往往是粗制滥造,内容低俗,不仅侵犯发行商、作者权益,也大大影响玩家的体验感,最终形成行业生态恶性循环。
电商平台上卖盗版剧本的卖家称“包永久更新”
如何避免剧本杀成瘾?
虽然不是每个玩剧本杀的人都会上瘾,但为了避免沉溺其中,应该把玩剧本杀成瘾的预防重点首先放在早期干预上,比如玩的时间、频率要有严格的规定。
另外行为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对复杂,一般认为与家庭因素、个人心理特质以及个体共患病等因素相关。
目前针对成瘾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心理干预方面:
认知疗法:通过改变心理障碍者的认知来促使其行为的改变,是基于培育健康信念和改变元认知的方法来实现元认知的重塑和健康信念的树立,以此治疗行为成瘾及其倾向。
行为疗法:分为将游戏行为与负面情绪相联结的厌恶疗法,和针对行为障碍触发点进行脱敏的脱敏疗法。
正念冥想疗法:又称正念治疗,是指个体自我深入察觉,将注意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声音、意念或体验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意念冥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更好地减少游戏成瘾戒断反应的出现以及治疗停止后的反跳现象。
家庭治疗和团体辅导:二者在原理上较为类似,均是以团体为对象,通过改善成瘾患者生活环境中不良的因素,来预防和治疗。
避免剧本杀成瘾,除了对消费者自身有要求,还需要经营方采取相应措施。
有家长投诉,部分商家门店内未张贴“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类似标语
据媒体报道,此前,宁波消费者王女士向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反映,自己17岁的儿子玩剧本杀成瘾,学业荒废、精神恍惚、心理出现问题,而商家门店内未张贴“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类似提醒标语。
五部门下发通知,首次将剧本杀等新业态纳入管理
今年六月末,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通知》中明确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综合: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中国消费者报、周到上海、新浪微博等
编辑:王冰姿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出品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