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走进尉犁县:科技力量助“超级棉田”节水又增效
超训网乌鲁木齐9月2日电,“以节水功能为例,超级棉田里安装土壤传感器,当土壤湿度达到下限时,它们会自动报警,并将数据传输到自动化灌溉系统,实现为棉田供水智能化。”“90后”小伙子艾海鹏9月1日如是说道。
9月1日,“四季看新疆第二季”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尉犁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进行采访。
在新疆尉犁县“超级棉田”,记者看到“90”后艾海鹏与团队成员用无人机对棉田进行巡检。
2021年,“90”后“新农人”艾海鹏和凌磊开启了利用科技手段种植管理“超级棉田”。他们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棉田的管理。传统种植模式下,3000亩棉田至少需要25至30人管理,但他们借助机器辅助,两人即可完成管理工作。
据了解,根据艾海鹏团队2022年完成的第二季试验结果,相较于周边大户传统棉田,超级棉田每亩人力费用节省的同时,种、水、药、肥及其他生产资料都有节省。而实现这一切,仅需投入棉田需要的智能设备改造及维护费用。
2023年,进入第三季的超级棉田将通过技术的迭代完善,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科技加持让他们的“超级棉田”有量又有质。艾海鹏和他的伙伴们还将围绕超级棉田打造出一套更加成熟、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当地棉花种植大户看好“90后”新农人的科技种植模式。
艾海鹏称,目前,他们逐步把超级棉田的无人化种植方案引进周边农场,帮助更多农户降本增效、实现生产转型。
新疆尉犁县是全国优质商品棉基地,棉花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在60%以上。随着智能化、信息化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尉犁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7%。许多棉农流转了土地,或创业或务工,不再被土地束缚。(完)
随便看看:
- [猎奇八卦]最有趣的十大吉尼斯世界纪录,耳洞提起的最大重量纪录30斤
- [猎奇八卦]找北京积分落户代理假结婚换区北京户口,要小心被骗!
- [猎奇八卦]浙江海事部门开展海上船舶防台工作 发布预警4.5万余条
- [猎奇八卦]福建防抗台风“苏拉” 渔船进港人上岸
- [猎奇八卦]“神州北极”漠河:“白露”未至霜冻来临
- [猎奇八卦]广西柳州暑期“研学热” 森林及乡村新场景受青睐
- [猎奇八卦]北京房山区一河道内出现碎金?警方通报
- [猎奇八卦]盘点中国最奇葩的吉尼斯纪录:不少人将此当成玩数字游戏!
- [猎奇八卦]甘肃建“环境应急专家库”提升黄河流域环境应急管理能力
- [猎奇八卦]世界上最长的腿毛,美国男子22.46厘米腿毛破吉尼斯纪录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