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什么要把棺材用钉子钉住,古代人死了怎么放棺材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这是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句,表现出了古人的生死观其一就是“生死等同,”生和死都是世间头等大事,所以有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又从这丧葬观念中进一步出现了繁琐的丧葬礼仪,不过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棺材?为什么棺材盖要钉钉子?
起初是没有棺材的,人类把亲人的尸体直接露天放在荒郊野岭,然后就不管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的提升,宗教的出现,情感的丰富,大家渐渐觉得就这样把尸体放在外面是不妥当的,一方面是对亲人的不尊重,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上天,不算完全死去,于是就开始给尸体铺上鲜花野草树枝,进行一番祈祷、祭祀。
然而大家都知道尸体就这么放着,数小时之后肠道内的有机物分离,会产生很多腐败气体,以至于散发恶臭,随后又会发生尸绿、巨人观,最后化为一堆枯骨,这期间会有很多细菌反复横跳,经过虫类、土壤传播到动植物身上,随后传播到人体身上,给人类带去很多难以解决的疾病和灾难。
就像古代瘟疫一般都爆发在战争之后,战争越频繁、瘟疫也就越多,持续时间长达362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一共爆发过76次大规模瘟疫,那时候是天花、霍乱、鼠疫交替出现,往往一个县的人死一半才会结束,以至于明明投入战争的人数不多,但最终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却还是居高不下。
久而久之人类就自然明白尸体会给活着的人带去死亡,当然那时候他们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现象,单纯认为频繁的攻讦使很多人不幸身亡因此怨恨,上天后也不愿意放过大家,要降下惩罚,所以对尸体产生了恐惧,在对待尸体上更加慎重和谨慎,反应到现实上就是将尸体装在“箱子”中埋起来,彻底远离人类的居所。
至于为什么把它叫“棺材”,民间是这样流传的:庞涓嫉恨孙膑,将其关起来之后废掉了双腿,孙膑因为憎恨他,想方设法笼络了一位齐国使者,对方为了顺利将他带出去,就将他藏在了作为床一部分的睡柜中运到了齐国,此后运送人体这件事就成了“出殡”,加上孙膑顺利在齐国站稳脚跟,就有了“棺材”,意喻升官发财。
当然这个故事听听就好,真正的答案还要从字本身上取得,可以看到“棺”拆开后是“木”和“官”,“木”旨在说明箱子是木头造的,“官”上是“宀”,这个部首有房子的意思,“官”又有器官的意思,还取“关”的发音,商朝甲骨文的“官”字长得还很像棺材头、尾部分的一面,就有用木头造的房子将尸体关起来的意思,而“材”就是“木材”。
但仅仅只是关起来,古人是觉得不够的,除了为了防止细菌逸散外,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古代对于“针”“钉子”这一类的尖锐物体,正常使用下可能不觉得异样,但常常有种“怖而远之”的情感,因为他们赋予了这些东西“辟邪”的意义,所以为了避免诈尸、死而复生等灵异事件,他们还得钉上钉子才能放心。
这一类钉子就被称为“镇魂钉”,又称“子孙钉”,一般是7根,用铜或者是铁制作而成,发展到后来几乎完全忘记了防止细菌出来伤人的科学意义,就一味想着钉钉子能让祖先保佑自己,震慑鬼魂,所以钉的钉子一般都是在棺盖和棺邦之间,其他的部位绝对不允许用钉子,还得用榫卯结构,以至于盗墓贼盗棺通常不是撬开,而是砸开。
在广东客家地区,还有用先祖棺材上的钉子打成手镯或戒指,用以给生人辟邪的传统,当然现在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就按照千篇一律流传下来的礼仪走,除了心虚的基本不会管那么多,钉上钉子就一回事了,这种敷衍有人说是丧葬文化的没落,但更多是科学战胜莫须有的迷信的体现,是种进步。
总而言之棺材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对于自然生活的一种经验总结,大家也会发现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有棺材,古埃及、古希腊也有,尽管地区之间丧葬习俗不一样,但如今“棺材”却成为全世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物件,除个别不使用土葬的地区,它几乎和电视机、冰箱等家具一样共通,就连钉钉子的情况都如出一辙。
古人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为什么棺材盖要钉铁钉?
引言:古人死后将人放在棺材里就代表的是逝者的归宿,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敬畏,而在棺材盖上钉铁钉就是代表后继有人,保佑子孙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看到棺材,而棺材对于人来说也是必需品,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对棺材其实并不忌讳,而且有很多人年纪较大的时候都会为自己选棺材放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古人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为什么棺材盖要钉铁钉?
一、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
在人们的认知中,世界是分为阴阳二界的,所以根据人们所存在的世界当中可以幻想出阴间的生存方式,所以人们认为人就算在死了之后也需要有住的地方,因此人们就会选择将棺材,将棺材当做亡灵沉眠之地,同时也代表着逝世者的归宿,人死之后将人放进棺材中,不仅代表了对死亡的敬畏,同时也代表了对逝去人的缅怀之情。
二、为什么棺材盖要钉铁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去世之后一般都会在家停尸3~7天,而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去世之后一般都只会停尸三天,而且在装棺的时候非常讲究,要选择吉利的时间,也要找一些专门的人来做法事,在将人体装入棺材之后就需要盖棺定论,所以按照古人的丧葬文化,一般会定7颗钉子,钉子一般都是木头做的,而且在钉钉子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子孙来钉 ,最后一颗或者是第一颗钉,这样的话就代表的是后继有人,保佑子孙的意思。
三、小结
古人是比较忌讳在人死之后使用铁器类的东西,因此不是真的用铁钉来定官,而是用木的钉子来钉棺材,如果说是不正常的死亡才会选择用铁钉钉,因为古人认为铁器可以克鬼或者是可以抵挡不干净的东西,钉子的钉法以及位置都非常讲究,之所以在棺材上钉钉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可以让逝者免受外界打扰,更好的通向另一个世界。
古人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棺材盖为什么还要钉铁钉呢?
古人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棺材盖为什么还要钉铁钉呢?
因为如果把亲属死亡后的尸体就地掩埋,或者甚至不埋,过上几个月后尸体腐烂,被动物(刨出来)啃噬,蚊虫叮咬,活着的家人看到会难受的。
《孟子·滕文公上》里就写过这样一段: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
——翻译来自古诗文网
早先的人,用布裹一裹尸体埋到路边,把土踩平了继续在上面走。但随着降本流末,人心逐渐厚重,不再把自己看作和动物没有太多分别的生物了,所以逐渐忍受不了这样的情况,才开始给尸体穿衣。后来又开始用棺材。再后来一层棺材也不够,还要再在棺外加一层椁了。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