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是真实的,真正的眼泪模样
题记:
读《追风筝的人》前,曾经自豪地认为自己读了很多的书籍,曾经错误地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应该懂得更多,曾经盲目地认为自己读书没有目的......真正的眼泪绝不是留给别人看的,而是藏在内心深处的痛楚,除了自己无人能知。
(一)冷静地触摸寂寞,只有真实与空洞
读书后很久,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即使流着泪读书时有写点东西的冲动,时间一去已有月余。没有丁点文字写就,所有的一切只是想象而已,只不过时间一天天过的太匆匆,总是在挽留中失落。人,只有内心沉静时,再忙碌的事情与再紧张的时间,却冷静地触摸到寂寞的真实与空洞。 我的情怀总是琐碎的,小格局、小情怀,只关心着那些与切身有关的小事与人,而习惯性地更多时选择性地忽视了别人与自然。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柔弱的,哪怕大无畏的强者,或许是无恶不作的暴虐者。 本该更好地传承承载着乡土气息和历史痕迹的故事和传说,像是一种文化的沉淀、精神的弘扬,实际上我却做了个“十恶不赦”的破坏者,对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往往自以为是地买来诸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天方夜谭等国外的故事,忘却了父辈讲过的故事,也忘却了诸如山海经、列子、封神演义等中国上古故事与传说,不自觉地造成了文化的空白、传承的断代和记忆的缺失。这是70后的“最大却不自知”的悲哀。说给自己听听,算是警告自己而已。 想起儿时听过的鬼故事,让我们不由地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等等生发敬畏之心,知该做的与不该做的。想起儿时听过的鬼故事,让我们不由地对父母等长辈流露出的善良淳朴慈爱等等生发仰慕之心,知该学习的与不该学习的。 我始终无法忘记小说《群山回唱》中那首贯穿其中的摇篮曲“我瞅见伤心的小仙女,/待在纸树影子下。/我知道伤心的小仙女,/晚风把她吹走了。”阿卜杜拉与帕丽兄妹二人被无情地分离,或有或无的记忆总是困扰着兄妹二人。历经坎坷重逢时,哥哥已成为阿兹海默症病人,都说苦尽甘来,何日能再来?噩梦源自于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意,往往竭尽全力去追求那种不可兼得的生活或目标而形成的心理落差与身心空虚。无法想象的状态,无穷无尽的重男轻女,忘不了老夫少妻的一夫多妻制,忘不了每个女人蒙面生活,更忘不了玛丽雅姆被丈夫拉希德强迫咀嚼石块......不可想象与实现的男女平等,而当权者尤其男权主义者无知而自大、空虚而盲目,一切总是自以为是,总是以个人为中心,所有都是率性而为。 我也曾有心读读序言以及评论,看看章节回目,读到《灿烂千阳》关于童子军牺牲、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军等情节时,我真的不忍再读,想到了战争的残酷,想到了部队拉练,想到了娃娃兵死亡者的最后遭遇。想起了读过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一书。 阿富汗成为一个战争的代名词,背后还有贫困、死亡、陋习等等,最可怕的还是无知。我不止一次想起来小时候的农村驻军场景,比比阿富汗,不再有丁点牢骚。 我的老家是高密卞家庄,一个最初以豆腐稍有名气的农村,现在成为豪迈集团周边的众多社区之一。上小学前,有一年春天,一支部队驻扎在村西的空地上,有大炮、有营房,满眼绿色,还有几十名军人。同龄的孩子们经常到部队驻扎地玩耍,围着大炮和营房转了转去,你一嘴我一舌的说着、笑着,年轻的战士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远远地,没有敌意、没有责难。似乎只记得有些战士还为周边的村民家里挑过水、收过庄稼。 村庄的北面是雷达连,原来与村庄相连处是一大片几百亩的树林,槐树、杨树、柳树......槐树最多,最美的时节是春天,槐花花开,满村庄都是槐花花香,还有丝丝的甜、淡淡的香。雷达连的雷达有几种,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与南侧的树林浑然一体,只不过风吹树动、风静树止,雷达不管有风无风在白天总是不休止的旋转,我始终没有弄明白是在寻找飞机还是在监测飞行,总是远远地注视过。不知道夜晚,雷达还在旋转吗?偶尔也可以见到年轻的士兵在附近。 村庄北行五里地是高密飞机场,军用机场,小时候曾经多次跟着年长些的孩子,在机场附近远远地看过飞机。其实,在家里也可以经常看到飞机飞行,近距离看到飞机比空中飞行时大一些而已。飞机似乎都是战斗机,声音大得有些惹人烦。 小时候还经常听到飞机训练失事的事,也曾在平日公路以南的棉花地里有过飞机失事后的残骸,往往是失事后迅速地被封锁、隔离、清理。 村西南侧有块墓地,大约十多亩地的样子,是纪念革命先烈的,原有革命纪念碑及碑文为证,似乎碑文记载说革命烈士多被还乡团杀害的党员、军人以及革命群众等,儿时每年的清明时节前后有人到这块墓地祭奠,但逐年减少似的。听村里的老人说起,碑文所记载的99人实际是99座坟头,到底在卞家庄周围因还乡团被杀害多少人、而又埋藏了多少人,老人们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一致认为在此遇难的革命先烈不只99人,或说150多人或说200人更有甚者几百人。老人们很多曾说过有些伤势较重的战士因受伤严重无法跟着大部队撤离,甚至有被活埋的,晚上经常听到坟墓中有喊救命的,想想就可怕,还会有谁去听听、去看看。 而少不懂事的我曾经与小伙伴们比赛数坟头个数,看谁数的准、看谁数的快?从北头数到南头、再从南头数到北头,从东头数到西头、再从西头数到东头,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小伙伴们是不是害怕,我却总是充满恐惧,一般总是小心翼翼地走在小伙伴的中间,数来数去从未赢过一次,在这件事上,我从不关注输赢,更关注自己行走的速度、行走的位置,只要看到前有小伙伴带路、后有小伙伴追逐,自己恐惧、害怕的心才能渐渐地平和,我才能随意的行走。
(二)真正的眼泪不是留给别人看的,那是内心深处的痛楚
当我偶尔读了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读着读着,泪点很低的我流下了眼泪,很多章节是自己流着泪读完的。据说,卡勒德·胡赛尼原籍为阿富汗人,出生于阿富汗,直至生活到18岁后移民到美国,一直至今。 它彻底打破了自己原来的一厢情愿、打破了自己原来的自以为是、打破了自己原来的这样那样,因为唯有这一本书让我流泪不已: 当读到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比赛放风筝前,两人在集市上采购竹木等材料、扎风筝、自制绳索时,不知怎么了,我哭了,似乎绳索上的碎玻璃、砂石等等,一道道地划在自己的手上,疼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我们在小时候也曾经放过风筝,也曾相互间比赛过,那时候比的只是谁放的最高、谁坚持的时间最长......阿米尔与哈桑等经历和遭遇似乎与我们毫无关联,似乎自己的流泪、自己的伤痛等等有些矫情而已。但我确确实实是忍不住流泪。 当读到追到蓝风筝后的哈桑为了获取在阿米尔看来似乎“可有可无”或者必须的胜利被阿塞夫等人污辱时,远处阿米尔的胆怯特别是逃避等,想起了拿着弹弓救过阿米尔的哈桑的表情,害怕中的无畏无惧,我却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被年龄小、身体弱的孩童欺负的场景,如同儿时夜里的噩梦让我无法解脱,自此我真的流着泪读完阿米尔举家到美国。 当读到因阿米尔的嫉妒和自私,感觉父亲对哈桑的爱逐日渐增,更害怕哈桑在更多的方面可能取代自己,将自己的手表以及零花钱放在哈桑的床底而“诬陷”最终导致阿里和哈桑离开了阿米尔一家,开始真的不懂什么阿米尔父亲对阿里和哈桑的恋恋不舍和苦苦挽留,但是深为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而落泪,想想我们在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为了自己当时的一己之利、一时之快而做的错事、说的错话,我们除了自责、后悔,是不是应该做点弥补的事情吧? 勇敢的父亲对阿米尔的懦弱、胆怯、内向等等表现嗤之以鼻,似乎这就是两代人的差距。我们与自己的父辈相比缺少的不只是善良和单纯还有诚信和正直,是不是应该有所行动了,抛弃世俗的东西。 与在去往或说逃亡美国之前,似乎阿米尔从未将哈桑当做自己的朋友,说民族原因也好,说信仰理由也罢,其实最重要的是阿米尔内心深处的自私和嫉妒成为他与哈桑两人成为朋友的障碍。想想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将谁当做真心朋友,谁又将我们当做真心朋友,我有点茫然不知。 在美国,阿米尔与父亲渐渐适应了生活一个圈子、工作另一个圈子的现实,相对自己的父亲阿米尔适应得快些,毕竟美国是个大熔炉,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富人和穷人、男人和女人、博学者与无知者......据说短时间内可以适应环境、融入环境。 平静快乐的童年、嫉妒自私的少年,随之而来的是战争的年代、安逸的美国,其实阿米尔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就是婚后的他仍然生活在那个阿富汗人的圈子,其实融入是件非常难的事情。美国是否真的有公正的环境、是否真的有公开的民主、是否真的有公平的氛围?在阿米尔眼里确实没有看到。 本来读到阿米尔及其父亲在美国时的生活是件欢快而轻松的事情,有苦涩有喜悦、有烦恼有快乐......当索拉雅在阿米尔求婚前说起她自己的离家出走、说起自己与前男友的同居、说起自己父亲持枪将自己抢回、说起自己的痛不欲生,这才发现世上最痛苦的并不是男与女的离别而是流言蜚语的打击与陷害特别是最亲爱家人的误解和辱骂。只有同情、只有惋惜、只有悔恨,却没有流泪。而后父亲的逝去本来只是生老病死的事情,但前来悼亡的人们说起父亲只有感激、只有赞词、只有追忆......父亲的去世留给阿米尔的只有孤独。 若情节就此罢休或到此结束的话,我还是原来的我,一切仍与过去。但是事情或故事情节却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就是作者阿米达成家后回到阿富汗的发现:哈桑就是阿米达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而阿里作为哈桑名义上的父亲却丝毫不知、阿米尔的父亲想对私生子哈桑示好却不敢表现,原来阿米达自己的父亲就是所有故事最终的刽子手......而阿塞夫则让故事更加增添了悲剧色彩,阿里被其讽刺地称为“巴巴鲁”、哈桑被其污辱、索拉博更是饱受其污辱,最终阿塞夫的结局是其作恶多端的结果。若阿米尔的父亲能够站出来向所有的人证实哈桑是自己的儿子,也许故事的结局不会如此悲惨。 如同历史一样一切却来不得假设。 而从婚前到婚后到父亲去世再到接到拉辛汗的书信回到阿富汗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是否回阿富汗曾经犹豫不决但为了弥补儿时的错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阿米尔还是回到了战火纷纷的故土。在未到达美国前,阿米尔、哈桑等等都曾在战争中儿时的阿富汗生活点滴中也曾被侮辱、被轻视、被打击......作为主人公的我确实又找到了阿富汗的战争、又找到了阿富汗人民的心酸、又找到了阿富汗的被打击......在第一次离开阿富汗时,阿米尔的泪早已流干,我的泪也随之嘎然而止。 忘不了哈桑为救阿米尔与阿塞夫(罪恶的象征)交恶的场景,忘不了阿米尔放风筝哈桑追风筝的场景,忘不了哈桑被阿塞夫、卡莫、瓦里等三人污辱的场景,忘不了阿里和哈桑离开阿米尔的目光,忘不了阿米尔救赎式地寻找索拉博的场景,忘不了索拉博受阿塞夫污辱的场景,忘不了索拉博为了救阿米尔用弹弓打伤阿塞夫的眼睛,忘不了索拉博拒绝再次回到孤儿院的目光,忘不了索拉博绝望式的自杀,忘不了索拉博到美国后的自闭...... 真正的眼泪不是留给别人看的,那是藏在内心深处的痛楚,无人能知除了自己。
眼泪是什么颜色?
其实,真正的眼泪可以说是透明的!之所以说是:“可以说”指的是眼泪中含有碘盐的成份,所以它有一定的浓度,那么当眼泪的浓度大的时候,眼泪会呈有点浑浊状太!
在一般情况下:眼泪是清澈透明的!
鼻涕是真正的眼泪吗?
在眼球外上方有泪腺,分泌出来的液体就是泪。泪水是以血为原料,由泪腺加工而成。泪水从泪腺中排出后,进入位于结膜内的泪囊。然后再排入泪管。泪水中99%为水,尚含有盐0.6%,能溶解细菌的溶菌酶,少量蛋白,免疫球蛋白a等。在正常情况下,泪水的分泌物量一般为足够湿润结膜与角膜表面,防止干燥为宜。如泪腺产生的泪水过多,超过泪道正常排出量,跑出眼眶,流到面颊,就叫流泪。泪水除湿润角膜和结膜防止干燥外,尚有消毒和杀菌作用。当眼泪水流到嘴里,人会感到咸味。眼泪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科学家用微量分析的方法发现,在人们的泪水中,99%是水分,1%是固体,而这固体一半以上是盐,怪不得它有咸味呢!原来,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小手指头大小的腺体,叫泪腺,泪腺用血做原料,经过加工后就制造出了眼泪。而我们知道,在人体的血液、体液和组织液里都含有盐分,用血做的眼泪里有盐分就不奇怪了。盐在血中占0.9%,在泪水中占0.6%。泪水中不仅含有盐,还含有能够溶解细菌的酶,对眼睛有杀菌和轻微消毒的作用。另外,黑眼珠表面经常涂了薄薄的一层眼泪,能润湿角膜,使它不致于因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而干燥混浊。
汗和鼻涕大同小异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