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星出轨的信息“包围” 无聊推送何时了
作者:eric 时间:2023-11-23
导读:原标题:被明星出轨的信息“包围” 无聊推送何时了 正值元旦假期,一则娱乐新闻充斥了各种客户端,让“出轨”再度成为公众想躲也躲不开的话题。 起因原本很简单,某女明星疑似出轨,随后其疑似出轨对象的一首歌,因为歌词低俗被包括《紫光阁》在内的多家央媒批评并全网下架,而当事..."
原标题:被明星出轨的信息“包围” 无聊推送何时了正
值元旦假期,一则娱乐新闻充斥了各种客户端,让“出轨”再度成为公众想躲也躲不开的话题。起因原本很简单,某女明星疑似出轨,随后其疑似出轨对象的一首歌,因为歌词低俗被包括《紫光阁》在内的多家央媒批评并全网下架,而当事者的某些“粉丝”竟将《紫光阁》误认为餐厅,为了报复,制造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由此,使得一场舆论的“交通摩擦”,最终酿成“二次事故”。一些网友也发现,自己既不关心娱乐新闻,也不关心嘻哈音乐,但手机也频频收到有关新闻推送,也被裹挟进了这样的舆情中。有网友称,之所以频频被“出轨”等信息“包围”,是平台与网络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扳道工”没有尽好责,因此非但没有积极引导舆论走向正轨,反倒让舆论“脱了轨”。如此,才让一些不负责任、甚至低俗的言论有机会出现在网络空间。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其中也有明星的八卦、隐私和绯闻。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自带流量属性,有些商业平台和网络媒体,出于商业考量,常向用户推送诸如吸毒、出轨、陪酒这样的明星花边新闻。加之大数据技术在新闻客户端上的应用,不少网友可能只不过出于好奇点了一下“出轨”,结果被推送的新闻就再也没法回到正轨了。对此有些网友很无奈。网友@熊猫儿说:“这到底是明星出轨,还是平台推送见鬼?”联想到近年来一些商业媒体平台的种种怪现象――有的在算法上做文章,当你打开网页,不再是你想看什么,而是它想让你看什么;有的以脏口为卖点,平台主播带着粉丝以“喷”为潮流;而有的则以低俗博眼球,一段
段视频不断刷新着大众“审丑”的底线……难道老百姓不欢迎正能量的新闻吗?回望近一年,无论“墨子”升空还是“蛟龙”探海,天上飞的“大飞机”,地上跑的“复兴号”,无不引起网民的热议与赞同,“厉害了我的国”也成为网络的流行语。而一些媒体与平台的“暖新闻”栏目,也有着大量的拥趸。这说明正能量导向的新闻同样有流量、有热度。最近几天,无论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抑或是屠呦呦团队科研上有了新突破,又或是普通百姓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都牵动了亿万网民的心,也占据了各大平台的热搜。但是也应看到,科研工作从研发到产出成果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普通人的暖心善举有些时候很难被及时发掘整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是为了“秀”而行动,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传播年代,他们与聚光灯的距离太远,都不如明星走个秀或者某些人的奇葩言论能快速“赚到眼球”。而这一切,从根源上讲,正突出体现了新媒体传播时代新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则是信息数量多质量低、有广度没深度,这样缺乏营养的信息读来只会让人既“肥胖”又“贫血”。加之平台的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就使得各类负面新闻影响不断延伸,让本该在正轨上的价值观屡屡“脱轨”。无论如何,把良心摆出来,把水准提上来,通过提供有质量的内容,引领正能量,才是媒体人作为“扳道工”的成就感。(曹珂 王帝)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八国联军日本人侮辱宫女的情景。 当时,闯入皇宫的一个日本士
- [奇闻轶事]唐代诗人官职排行榜,李白末位,最高竟是白居易。
- [奇闻轶事]1956年,毛主席和胡志明的合照。 身后一排肌肉男,个个身
- [奇闻轶事]都是文明古国,为何西方喜欢印度不喜欢中国?奥巴马的答案最经典
- [奇闻轶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治丧委员会名单。1976年至2023年,虽然
- [奇闻轶事]浓妆艳抹,搔首弄姿,五台山美貌“尼姑”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
- [奇闻轶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治丧委员会名单。1976年至2023年,虽然
- [奇闻轶事]一天,喝得酩酊大醉的大军阀杨森,错把干儿女曾桂枝当成姨太,抱
- [奇闻轶事]当年李鸿章去英国访问,德国人给李鸿章推销马克沁机枪。当李鸿章
- [奇闻轶事]八国联军日本人侮辱宫女的情景。 当时,闯入皇宫的一个日本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