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现神秘崖刻画 专家:铭文或是解读关键
作者:eric 时间:2023-11-23
导读: 近日,遵义市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赤水市深山的崖壁上,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崖刻画。5月1日,记者前往探访看到,画面中有人、马、鱼等动物及花草图案,并有一面书有文字的旗帜。当地村民怀疑,该图案的作者,或怀有雄心壮志;而发现者推测,图案可能与运动有关。 5月2日,多位文物界..."
近日,遵义市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赤水市深山的崖壁上,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崖刻画。5月1日,记者前往探访看到,画面中有人、马、鱼等动物及花草图案,并有一面书有文字的旗帜。当地村民怀疑,该图案的作者,或怀有雄心壮志;而发现者推测,图案可能与运动有关。 5月2日,多位文物界人士表示,崖壁的文字,可能是解读图案的关键。不过,这些文字模糊,仅凭现场以肉眼,很难辨认。 峭壁岩刻画 石刻相伴 据介绍,这幅崖刻画的所在地叫做“五马岩”,位于赤水市两河口乡马鹿村境内,非常偏僻。一个多月前,遵义市的资深外运动爱好者“找不着北”,与朋友途经此处时,发现了该岩画并拍照求证。 从村子里前往崖刻画所在地,需经过一条在上的小道。部分路段,需转身面壁,一手拉住打在崖壁上的孔洞,才能行走。村民说,这是一条古盐道,连接赤水河与大山深处的四川省古蔺县黄荆乡等地。 目测面积约1平方米的画幅,刻在一处丹霞绝壁的底部,紧邻较平的一段道路,下面又是悬崖峭壁。相距百米处,有一座废弃的庙宇,崖壁上有4个小型石窟,下部有两块分别为清、清年间的石碑。 崖刻画面中,中心位置的图案,是5个动物、1枝花草、1面飘扬的三角形旗帜。画面中的三角形旗帜中,一个圆圈中,有个“王”字。画中的动物,形态、神态各异,有的酷似马,还有的像鹿;在崖刻画中的右侧,还有1条大鱼、1个人的图案;左侧上部,有几个小字,但模糊不清,仅能推测开头两字为“天下”。其中,位于右下角不起眼处的人物形象,酷似一名扬手的成年男子。 在崖刻画左侧约10米远的崖壁上,还有“太山石敢当”,及一面约有百余小字的摩崖石刻,同样模糊不清,纪年落款是“天国丁巳七月十四日”。 5月2日,记者将拍摄的图片,以及现场看
到的情
况,发送给了贵州省及遵义市文物部门专家。他们表示,“摩崖石刻上的铭文可能是解读的关键”。因没亲临现场,再上单凭借图片,无法辩读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暂时不能草率地给出意见。 发现者和村民 解读岩刻画 对于崖刻画和摩崖石刻,当地村民认为,中心的5个动物,都是马。“这个地方‘五马岩’的名字,因此而来。”这位村民说,什么时候有的这些画和石刻大家都不得而知,估计这幅画已存在上千年。村民和发现者推测,根据图案中的“王”字旗、“天下”,以及旁边的摩崖石刻落款,这一系列崖刻画、摩崖文字或许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旗帜上的字,加上圆圈,可能是太平天国时的‘国’字。”他说,据称在太平天国时期,“国”字少了里面“玉”字一点,仅有“王”字。另外,关于“天国丁巳年”,可能是指公元1857年。这一年,是中国农历一个甲子中的“丁巳年”。而这一时期,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可能活动在川南、黔北一带。 据了解,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部队,由石达开余部李文采率领,曾在贵州与反清武装并肩战斗,于1872年彻底覆灭。但石达开或李文采部,是否到过这马鹿村一带,暂无资料。 但发现者还找到其他证据:在赤水市元厚镇,赤水河边有一个叫陛诏的村子,曾是川盐入黔的码头,这里登岸的部分盐巴,确实顺着古盐道去了两河口、黄荆乡等地。当地人说,村子的名字,与石达开有关――下诏书,严令把陛昭作为消灭石达开最后防线。“石达开没来,皇帝下诏的事,就成了村子的名字。”一位村民说。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你知道哪一个?
- [奇闻轶事]封神里的邓婵玉有多强?能打神、打准圣,却无法改变自己命运
- [奇闻轶事]邓小平真实笔迹 这是邓小平写给华国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1937年,日军少佐抓到两名漂亮女孩,当着他们父母的面,就要
- [奇闻轶事]八国联军日本人侮辱宫女的情景。 当时,闯入皇宫的一个日本士
- [奇闻轶事]三个新西兰人抓了很多龙虾,准备把它们当垃圾处理掉。 这张照
- [奇闻轶事]商朝比封神演的恐怖101倍
- [奇闻轶事]这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真实的蘸人血馒头的场景。
- [奇闻轶事]一天,喝得酩酊大醉的大军阀杨森,错把干儿女曾桂枝当成姨太,抱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