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地球生命来源获肯定 发现“生命基石”
作者:eric 时间:2023-11-23
导读: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带来的。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它发现,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质,它们被认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欧洲航天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上报告说,“罗塞塔”发现,“..."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带来的。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它发现,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质,它们被认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欧洲航天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上报告说,“罗塞塔”发现,“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周围稀薄的气体中存在甘氨酸和磷元素。甘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氨基酸在生命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生命基石”。磷元素也广泛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细胞膜等处,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此前,美国航天局的“星尘”号探测器曾穿越“怀尔德2”彗星的彗尾,有迹象显示其中存在甘氨酸。但由于“星尘”号是返回式探测器,其采集的样本可能在回到地球穿越大气层时受到污染,一些科研人员对此持怀疑态度。 “罗塞塔”探测器项目组的卡特琳・阿尔特韦格说:“这是第一次毫无
疑问地在一颗彗星上探测到甘氨酸。” 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坠落到地球上的彗星带来了一些“生命基石”,这些物质在地球原始环境中互相作用,最终产生了生命。 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探测器2004年升空,它携带的“菲莱”着陆器在2014年成功登陆目标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虽然“菲莱”已经失去联系,但“罗塞塔”仍在绕彗星的轨道上运行。 “丘留
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与地球上地质变化频繁不同,彗星内部变化较少,因而好似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冰箱”,可能保存着最原始的物质。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乾隆70岁时,特别想念早逝的五阿哥永琪,便翻了永琪生母愉妃的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治丧委员会名单。1976年至2023年,虽然
- [奇闻轶事]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宠幸了她。谁知第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封神里的邓婵玉有多强?能打神、打准圣,却无法改变自己命运
- [奇闻轶事]邓小平真实笔迹 这是邓小平写给华国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
- [奇闻轶事]1945年,柏林,一个苏联士兵搂着自己的德国情人走过时,旁边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