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射到坠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的六年生涯
天空实验室(Skyla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973年至1979年进行的首次空间站计划。它是美国建设的第一座空间站,也是截至2023年,唯一一个仅由美国自己运作的空间站。
天空实验室的发射和建造利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遗产,包括土星五号火箭和阿波罗指令/服务舱。天空实验室由一个轨道工坊、一个太阳观测台、一个多功能对接舱段、一个气闸舱和一个土星五号仪器单元等组成。它的总质量达到77吨,长度26.3米,直径6.6米,加压体积351.6立方米。
天空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包括使用轨道工坊进行数百项在轨实验,以及进行对日观测和对地观测。在1973年到1974年间,曾有三批宇航员到空间站内进行实验,分别为天空实验室二号任务,天空实验室三号任务和天空实验室四号任务。他们在太空中进行了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资源观测、太阳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创造了美国在航天飞机时代开始之前的太空驻留记录,最长达到84天。
然而,天空实验室的运行并不顺利。在发射升空后不久,它就遭遇了严重的故障,导致一侧的太阳能帆板脱落,另一侧的太阳能帆板卡住,以及微陨石防护/阳光隔热层被撕裂。这些故障使得空间站几乎没有电力供应,并且舱内温度开始不断升高,威胁到食物和胶卷等物资的安全。NASA紧急制定了修复方案,包括调整空间站姿态、设计一个类似“太阳伞”的结构来遮挡破损处,并派遣第一批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来展开被卡住的太阳能帆板。这些措施成功地稳定了空间站的情况,并使其恢复正常运作。
但人算不如天算,原本计划至少可以运行到1980年代初期的天空实验室,在1979年遭遇了太阳活动的加剧,导致地球外层大气膨胀,增加了地球大气阻力,使得其轨道开始快速衰减。而此时美国正在开发的航天飞机计划又因为各种原因延迟了两年,无法及时前往对其进行助推或回收。NASA只能尽量控制其再入轨道的时间和位置,以避免其坠落在人口稠密区域。最终,在1979年7月11日,“天空实验室”坠入地球大气层解体,大部分碎片落入了印度洋的无人海域,但也有一小部分碎片残骸洒落到了澳大利亚西部荒原中,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随着“天空实验室”的坠落,美国宇航局的注意力转向全力开发航天飞机,并在后来通过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开发的方式进行人类长期太空驻留研究,如参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计划,并最终在20世纪末与多国合作,开启了“国际空间站”的开发建设。
“天空实验室”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但它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科学数据和技术经验,并为世界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南极巨虫疯狂吞食巨型海豹,体长3米的古老深海巨怪
- [科学探索]人类为什么不能挖到地球中心?人类挖出最深坑(12263米)
- [科学探索]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大熊猫吗?原因是什么呢?
- [科学探索]盘点太古时代的恐怖生物,沧龙可咬断霸王龙(曾称霸地球)
- [科学探索]一道数学题难倒13亿人 阴题王事件具体情况揭秘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幻图15秒可以看到人,还能看到耶稣!
- [科学探索]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每一匹都非同凡响大有来头
- [科学探索]快速简便!30种大脑训练方法,有趣又挑战闭上眼睛吃饭
- [科学探索]晚上睡觉身体在干嘛?人睡觉时12大身体变化
- [科学探索]已灭绝的十大可爱动物,中国特有白鱀豚已灭亡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