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给太空做“超级CT”,揭秘世界级空间天气“预报站” 等
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功能
的科研及实训船下水
近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在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工业园顺利下水。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功能的科研及实训船,实现智能化全覆盖,驾、机、电深度融合,是海上移动的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平台,智能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给太空做“超级CT”
揭秘世界级空间天气“预报站”
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两纵两横“井”字形、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网”,它的任务就是揭示空间天气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提升空间天气的预报水平。其中对电离层的探测是重要内容之一。
原子阱痕量分析:为单原子“计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蒋蔚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等科研人员,在项目“原子阱氪、氩同位素定年装置”的支持下,建立“原子阱痕量分析”的超灵敏同位素检测方法,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攻克了氪-85、氩-39和氪-81的探测难题,建成了原子阱痕量分析大型科学仪器。
中国工程院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
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
近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
超级工程是“特定团体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实现特定的目的,运用科学与技术,投入超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资源,将人类的思考、发明和实践经验,通过人工和自然的选择,采用集成和交叉的方法,建造的具有超大规模的、超复杂技术的、超高风险的、超大影响力的、改变事物性状的实体人造物理工程”。
日本登月探测器成功进入绕月轨道
明年1月尝试登月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该国登月探测器SLIM于25日成功进入绕月轨道。目前该着陆器状况正常。按照计划,SLIM将于2024年1月20日凌晨0点20分左右尝试登陆月球表面。
复旦厦大团队重建河西走廊人群历史,
敦煌发现欧亚“混血”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通过古基因组重建了河西走廊人群的遗传历史,证实了重大历史事件对河西走廊人群的影响。他们发现,早在汉代,黄河中下游的大规模移民便参与了河西走廊的建设;在汉代至唐代的敦煌,已经出现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存的证据,而现今河西走廊的人群普遍受到额外的欧亚西部人群的遗传影响。
转自:科学网 科技日报
来源: 国传创想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月球正在冷却收缩?不断地震直径已缩小50米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巴净资产300亿美元
- [科学探索]月球消失地球会怎样?没有了月球地球毁灭吗
- [科学探索]如何让生活过得精致?10个小细节助你提高生活品质
- [科学探索]玉兔号月球车还活着吗?已停止工作,意外发现外星人基地
- [科学探索]人类生活在土卫六上会怎么样?插上翅膀就可以随便飞
- [科学探索]右眼皮跳的科学解释 眼睛疲惫需要休息(放松一下)
- [科学探索]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动物蓝鲸 蓝鲸的体积为何如此巨大?
- [科学探索]探索人类永生计划,将人思维移植进机器身体(2045年实现)
- [科学探索]大师的眼睛欺骗你了吗?视觉艺术的神奇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