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已发现883颗脉冲星,年内计划达千颗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技术变革而建设的大型复杂科技研究装置,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刚过,以国之重器为依托的科研工作紧锣密鼓展开,预计年内将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883颗脉冲星 年内计划达千颗
春节以来,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持续观天。在监控室里,科研人员紧盯屏幕上每一组数据,期待更多有价值的科学发现。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师孙纯:现在我们正在观测的是叫脉冲星的搜寻。我们和平时是一样的,24小时值班,保证我们的望远镜正常运行。包括我们现场的维护人员,每天都要进现场去查看望远镜的状态,保证它是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然后去接收我们的天体信号。
凭借望远镜的超高灵敏度,FAST目前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883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同一时期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今年我们是不是能把脉冲星的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我们要找一些奇异的,有物理学意义的这种脉冲星。比如我们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那就会是颠覆我们人类认知的这么一项工作。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今年将完成全粒子能谱和单元素能谱测量
2023年通过国家验收、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巡天能力最强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这些天,科研人员在对这台中型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样机进行设备维护,将来在这个占地面积1.36平方公里的观测站上,将建起由32台这种望远镜组成的大型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从而使这座观测站不仅能够捕捉到来自宇宙中恒星级天体爆发所产生的伽马射线,而且可以更精准地分辨出它到底来自哪个天体。除此以外,今年科研人员还将通过观测站监测到的宇宙线,力争完成全粒子能谱和单元素能谱的精确测量。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寿山: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全粒子(能)谱和单元素能谱的精确测量,我们就可以把宇宙射线来自哪个天体,这个天体怎样把宇宙射线加速到这么高能量,给它研究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楚。
“人造太阳”今年将挑战千秒量级高约束模式
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人造太阳”,这几天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物理实验。科研人员利用实验间隙,对装置的离子回旋加热系统进行性能提升。今年科研人员的目标是在去年实现世界最长的403秒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的基础上,朝着更长时间千秒量级的高约束模式发起挑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臧庆:我们实现1000秒高参数稳态运行实验成果以后,对于中国未来聚变堆的研究设计将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人类聚变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的35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已经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多彩贵州网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遇到鬼打墙怎么办,鬼打墙的科学解释是什么(地球惯力)
- [科学探索]冻死的人为什么是笑脸,人冻死时为什么要扯掉自己的衣服(真相揭
- [科学探索]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核武器竟然是根据死亡方程式制造的
- [科学探索]自由意识到底存不存在 科学家称自由意志只是人类的幻觉
- [科学探索]盘点各种地震云图片大全,最恐怖的地震云图片曝光
- [科学探索]什么是鲶鱼效应?鲶鱼效应的三点启示
- [科学探索]揭秘康斯塔姆现象原理,手怼墙实则大脑非自主运动现象
- [科学探索]生活中必懂常识!12个可怕的生活黑客(棉花糖能减轻喉咙疼痛)
- [科学探索]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每一匹都非同凡响大有来头
- [科学探索]什么是鱼塘效应?鱼塘效应的意思是什么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