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彗星撞木星,威力超过20亿颗原子弹,地球躲过一劫
撞击威力超过20亿颗原子弹,慧木相撞有多可怕?
1994年7月17日,人类亲眼目睹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壮烈的宇宙奇观,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被木星引力撕碎,然后变成21块碎片在6天内全部撞上了木星,爆炸产生的威力经过计算,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超过了人类目前所有的核武器总当量。
这种级别的碰撞如果发生在地球上,人类文明就会像当年被小行星撞击灭绝的恐龙一样消失,但也正是因为木星引力的干扰,地球才逃过一劫。
不过和一般人想象中的天文学家提前预警不同,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最早其实是由业余天文爱好者们发现的,当时还是1992年,因此天文机构有充足的时间计算它的轨道,在计算出它将于1994年7月17日撞上木星后,几乎全球所有的天文台和太空中的望远镜以及探测卫星,都在那一天把目光转向了木星。
当时的哈勃望远镜甚至专门耗费了宝贵的推进剂去调转镜头,连60亿公里外的旅行者二号也回眸望向了木星,但这些都还是辅助手段,真正负责细致观测的是正在前往木星路上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它精确记录了彗星碎片撞击木星大气层的全过程,在短时间内木星大气层的局部温度就上升到了3万摄氏度左右。
并且由于木星大气层非常厚,所以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和羽流反弹高度达到了3000公里,远远看去就好像木星长了一根头发,至于撞击的核心区域则留下来一个堪比大红斑的黑色斑点,在随后的几个月内都清晰可见,并且还会随着木星大气层活动逐渐变化。
不过有一点是超出天文学家预料的,那就是此次的彗星内部不仅有水资源,还有硅、铁和镁等重元素,这意味着这颗彗星很可能是理论上的生命种子,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来源于携带重元素的彗星,因此如果这颗彗星不是撞上木星,而是撞上比如木卫二这种卫星的话,是有可能在木卫二孕育生命的。
几十年后的今天,虽然木星探测器和新的太空望远镜已经开始工作了,但我们却再也没有看见过类似彗木相撞的奇观,太阳系重新回到了安静的轨道上,不过木星作为太阳系内的行星之王,这几年还是有些新发现的。
最重要就是,天文学家发现木星向外发散的热量,已经超过了它吸收的太阳能量,也就是说现在的木星其实是在放热,这对于一颗元素构成与太阳极其相似的星球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在木星质量远不足以变成恒星的情况下,如果木星内部温度持续升高,那么就会触发小规模的核聚变反应。
届时木星整体将开始大量放热,但并不会变成恒星而不是变成一颗褐矮星,也就是一颗失败的恒星,到时候地球也许就有两个热源了。
总体来看
不论是彗木相撞还是木星内核升温,作为太阳系内质量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关它的新发现也将层出不穷,期待未来我们能亲自到达木星,甚至是探索木星的内部。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恐龙没有灭绝进化成人?现代人类将不存在(恐人学说)
- [科学探索]蛇莓附近有蛇吗?蛇莓可以直接吃吗
- [科学探索]瓦拉内为什么叫学霸 人生赢家瓦拉内爱情事业双丰收
- [科学探索]霍金其实已经死了是假新闻,揭秘渐冻人霍金为什么不死
- [科学探索]气态行星有陆地吗?气态巨行星木星是否可以登录
- [科学探索]科学家在海底2446米深处发现单细胞微生物 称是海底最深环境
- [科学探索]芝诺悖论分别错在哪里 运动二分法能否实现
- [科学探索]担心!20个残忍的遗传真相,父母会遗传给孩子的多种疾病
- [科学探索]死亡基因被发现,缺失这种基因大概率患癌(癌症克星)
- [科学探索]这些发明将来会成为破坏者吗?5个寻求改变世界的发明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