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太阳系边境,神秘的柯伊伯带内,藏着一颗黑洞?
按照星云理论,我们的太阳系是在50亿年前由一团分子云坍塌形成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质,都是当年的星云的一部分。
1950年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认为:如果星云理论没错,那么真正形成太阳系各个星球的物质,其实只占了星云质量的一部分,在广阔的太阳系外侧空间应该还有一些残留的星云物质,它们应该位于冥王星轨道之外。
这便是后来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太阳系边界,或者说内太阳系的边界,因为除了柯伊伯带外太阳系还被半径一光年的奥尔特云包裹着,目前探测到的柯伊伯带物质显示,它们主要分布在距离太阳30到50个天文单位之间,主体是数百万个冰冷的小行星和彗星群,就像是一个超大的小行星带一样。
2006年冥王星因为质量体积太小,被开除出行星行列后,它就变成了柯伊伯带内的矮行星老大,后续天文学家又在柯伊伯带内发现了许多类冥天体,或者说大型柯伊伯带天体,然而不少天文学家都认为柯伊伯带内存在一个地球大小的神秘行星,甚至是存在一颗小质量但十分稳定的原初黑洞。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探测器发现冥王星和它的小兄弟们除了受到海王星的引力干扰,还在发生预测之外的扰动,也就是说它们附近或者很远的地方,还有一颗质量很大的天体,而这种天体很明显不可能存在于海王星轨道以内,所以就只能位于柯伊伯带内了。
目前这颗被称为第九行星,或者X行星的天体,还属于天文学界的未解之谜,因为新视野号探测器虽然说已经掠过了冥王星进入了柯伊伯带,但它的探测技术,还不足以在数百万个柯伊伯带目标中找到第九行星,而且它还有可能不是行星,而是一颗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的概念,跟我们平常熟悉的恒星黑洞或者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都不一样,它本质上不是由物质太多产生的,而是宇宙大爆炸之
初大量能量堆积到一点,还没来得及暴涨疏散的产物,这种特性导致了原初黑洞的质量可以变得非常小,比如一颗地球质量的原初黑洞的大小可能只有几厘米。
如果真是它在干扰冥王星的运行的话,天文学家想从数百万个物体中找到一个直径几厘米且不发光的原初黑洞,难度无疑是非常高的,因此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发射一架具备引力波探测能力的探测器,专注于太阳系外侧的黑洞引力波收集。
在目前的卡塔利娜天空调查项目中,天文学家已经能覆盖全天区的大部分了,虽然暂时重点监测的还是近地小行星,但通过分析还是能找出不少远离地球,但仍在太阳系范围内的天体的。
总体来看
柯伊伯带的探索是一次带我们到达太阳系边缘的旅程,也许有生之年人类都无法离开太阳系,但随着天文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将越来越多,未来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里进入银河。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埃庇米尼得斯说谎者悖论,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 [科学探索]微笑狗事件死了多少人?揭秘微笑狗的恐怖之处(科学解释)
- [科学探索]遇到危机的情况要怎么办?需要牢记的10个生活安全常识
- [科学探索]物质第四态是什么形态?等离子态在生活的作用
- [科学探索]中国也门撤侨特种部队事件,中国的骄傲/蛟龙突击队原型
- [科学探索]鹰为什么不怕毒蛇,这种动物将眼镜蛇戏耍
- [科学探索]郭沫若挖定陵的后果,定陵不要随意参观(挖墓者不得善终)
- [科学探索]tan90度是什么梗?tan90°到底什么意思
- [科学探索]笑可以延长寿命吗?关于微笑的十大好处
- [科学探索]瓦拉内为什么叫学霸 人生赢家瓦拉内爱情事业双丰收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夜空为何黑暗?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科学家近百年!
- [科学探索]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上海举办 泰国为主宾国
- [科学探索]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 [科学探索]从日常穿戴到探索太空,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
- [科学探索]比光速还快一万倍,瞬时的量子纠缠,是否违反了相对论?
- [科学探索]种舟十八号对接天宫!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会师,90后乘组创历史
- [科学探索]美国大搞“全女太空旅行”,西方吹嘘这是针对中国航天的重大胜利
- [科学探索]地月大救援——青春在深空探测征程中书写耀眼的中国答案
- [科学探索]直径两光年的太阳系,会成为人类文明永远的牢笼吗?
- [科学探索]让“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有力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