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乘组闪耀星河 中国航天再启新程
出征仪式上,三位航天员向欢送人群挥手致意。
出征仪式上,大家齐唱《歌唱祖国》欢送航天员。
“追星”航天员。
各族群众欢送航天员。
4月25日20时59分,对于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个伟大时刻。
这一刻,搭载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位“80后”乘组成员闪耀星河,中国航天再次硬核前行。
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2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8次飞行。
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加固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飞天的传说,千百年来,中国人叩问星辰的美好夙愿从未停止。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不断在浩瀚宇宙刻下中国新高度。遥望璀璨星河,“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慧眼”探秘、“墨子”传信、“北斗”联网、“天舟”穿梭、“天和”筑穹……一个个瞩目成就,见证着中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天正在以新的伟大奋斗开启新的征程。4月24日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发布探月工程最新进展,我国目前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中国人登陆月球的总体目标。
心怀星辰大海,征途永不止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稳更远。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看点
●乘组3人同为“80后”。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担任神舟十八号乘组指令长。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乘组3人同为“80后”。
●首次太空养鱼。在轨驻留期间,乘组将开展90余项实(试)验,其中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神箭”进行了32项技术状态改进。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此次执行运载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1999年首飞至今保持了100%的发射成功率,被誉为“神箭”。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相比,此次执行任务的遥十八运载火箭进行了32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全箭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空间站开展常态化运营架起一条安全高效的“天梯”。
●将迎来天舟八号和神舟九号来访。将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
●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人类航天活动日益增多,随之带来的空间碎片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空间站已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确保空间站平台的在轨安全稳定运行,是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永恒课题。中国空间站将进一步梳理空间站舱外易受空间碎片撞击损伤的薄弱环节,研制上行防护装置进行加固,从本次神舟十八号任务开始执行。
●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后,将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为期约6个月的飞行任务完成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记者:康丽娜 孟和朝鲁
来源: 内蒙古日报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人类做梦是平行世界的记忆,做梦是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
- [科学探索]地球上第一个生命之谜,两大学说为你揭秘生命起源
- [科学探索]九星连珠多少年一次?当九星连珠的时候真能穿越时空吗?
- [科学探索]亚马逊莫拉氏鳄 身长10米体重超6吨(恐怖掠食者)
- [科学探索]地球底下还有一个世界?十大地下世界的通道曝光
- [科学探索]探索美国死亡谷之谜,气候干旱国家公园的存在(图片)
- [科学探索]南极巨虫对人类有危害吗?不断繁衍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噩梦
- [科学探索]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 蚂蚁效应对人类的启发
- [科学探索]宋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北宋皇帝有哪些
- [科学探索]人死后的真实世界曝光:人们想象中死后的世界(传说)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