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验收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5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高能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又称“拉索”)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拉索拥有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以及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技术研究装置或系统。拉索就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装置。
2015年末,拉索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由中科院成都分院与中科院高能所承担建设。拉索主体工程于2017年动工,于2023年全部完成建设,先后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五个专业组验收。
拉索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构成的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阵列、78000平方米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等三大阵列组成。拉索采用四种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于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
基于其超高的探测灵敏度,拉索在初步运行期间已经取得多项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果。拉索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记录到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精确测定了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超高能段亮度,发现1千万亿电子伏伽马辐射,挑战理论极限。拉索建设期间即开展观测,科学成果也持续产出。截至目前,基于拉索项目发表的期刊论文累计约215篇,会议论文约156篇。
目前,已有28个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拉索的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合作组利用拉索观测数据开展粒子天体物理研究,同时进行宇宙学、天文学、粒子物理学等众多领域基础研究。拉索将成为以中国为主、多国参与的国际宇宙线研究中心,借助高海拔伽马天文、宇宙线的观测优势,成为独具特色、综合开放的科学研究平台。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比光速还快一万倍,瞬时的量子纠缠,是否违反了相对论?
- [科学探索]种舟十八号对接天宫!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会师,90后乘组创历史
- [科学探索]美国大搞“全女太空旅行”,西方吹嘘这是针对中国航天的重大胜利
- [科学探索]地月大救援——青春在深空探测征程中书写耀眼的中国答案
- [科学探索]直径两光年的太阳系,会成为人类文明永远的牢笼吗?
- [科学探索]让“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有力
- [科学探索]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科学探索]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科学探索]放着好好的地球不住,千里迢迢移民火星真的有必要吗?
- [科学探索]时间为什么不能倒流?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只是大脑的幻觉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