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又宽又远,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第一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发布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空间科学论坛在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第一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今年1月9日发射升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表示,现有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和载荷功能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目标,并取得了初步的科学探测结果。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首次报告的暂现源 (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捕捉宇宙中转瞬即逝的“焰火”
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简称EP)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由中方主导,欧洲航天局(ESA)、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国航天局(CNES)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卫星研制。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共搭载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两台有效载荷。它是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能精准捕捉到更加遥远和暗弱的暂现源和爆发天体,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对研究恒星活动、黑洞和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演化、并合等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助理、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光学系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臣说,宇宙中不仅有大家肉眼可见的星星,还有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天体极端活动。比如星系死亡时或黑洞等致密天体周围,引力场非常强,高能活动把周围的物质加速至高温,发出了很多X射线,其中孕育着很多物理过程,研究这些过程有望破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问题。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表示,“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负责在X射线波段探测宇宙中的爆发现象,这些现象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然后很快消失,就像宇宙中转瞬即逝的“焰火”。这种“宇宙焰火”是随机出现的,很难预测,想要及时捕捉到,就需要对天空进行大范围、不间断的巡视。“爱因斯坦探针”就像一台宽视场的摄像机,通过拍摄天空的X光的电影,来监测天体的活动和爆发。
已探测到新暂现源17例
张臣说,卫星的其中一个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负责“看得宽”,类似于“鱼眼镜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X射线聚焦成像视场,几乎覆盖了全天的1/11。
此次首批图像其中一张图,展示的就是WXT最早发现的若干暂现源之一——伽马射线暴候选体(EP240219a),也是EP卫星团队第一个在天文学家电报上报道的暂现源。袁为民说,2024年2月19日,也就是卫星开机几天之后,该伽马射线暴在WXT视野中突然出现,持续约100秒后消失。
“我们看到这个暂现源时,国外其他X射线望远镜基本没有反应。我们发布后,其他望远镜找寻观测数据时才隐约发现有个模糊的小点。”张臣以相机举例来说,一些相机在拍摄夜景时有噪点,以前的望远镜噪点高,无法看到其中的一点星光。而WXT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应用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实现了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1至2个数量级的提升,使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进行大视场探测的同时,能够精准捕捉到宇宙中遥远暗弱的高能暂现源和转瞬即逝的未知现象,并发布预警引导天地基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观测。
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对蟹状星云(Crab)观测图像 (X射线数据版权EP科学中心)
卫星另一个载荷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负责“看得深”,类似于长焦镜头,卫星发现目标后,会自动将“长焦镜头”对准它进行观测。此次发布的另一张图是FXT于2024年2月28日观测到的蟹状星云(Crab)。蟹状星云是著名的超新星遗迹,其前身星爆发于1054年,中国宋代天文学家观测到并详细记载下来。
卫星自2024年1月发射入轨以来,两台有效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在轨测试和仪器定标期间获取了多组宇宙天体的X射线科学观测数据,已探测到新的暂现源17例、恒星耀发168例,并发布全球电报10余条,引导国际上包括最大的Keck等多个光学和射电望远镜、空间 X 射线天文台开展了后随观测。
探测到的新暂现源具有不同的起源类型,有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DE)、伽马射线暴、新的磁激变变星、新的X射线双星等,观测结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为国内外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协同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张臣说,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正在进行标定观测,标定观测完成后将交付,科学家会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学观测。“原定6月底交付,但宇宙中永远都有随机发现发生的事情,科学家经常打断我们的标定观测,去看感兴趣的事件。卫星正源源不断地发现很多新鲜的天体和事件,需要立刻做后随或深入观测。”他说,这是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个天文设备,也让科学家非常兴奋。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听说物体速度接近光速 时光能倒流是真的吗
- [科学探索]揭秘神奇的舍利子是什么,佛教修行者焚化后留下的产物
- [科学探索]去健身房的那点事,健身需要知道的12件事情
- [科学探索]鬼上身的科学解释 科学家怎么解释鬼上身(癔症)
- [科学探索]15个你不知道的食物事实,大量肉豆蔻有致幻作用
- [科学探索]海星下潜6000米创纪录,海星下潜发现了什么?
- [科学探索]黄埔十大名将有哪些?林彪能力极强堪称战争的魔鬼
- [科学探索]世界最痛苦十大皮肤病:每个看了都头皮发麻(最难治愈)
- [科学探索]黑洞有人进去吗?黑洞里面到底是什么(首张黑洞照片曝光)
- [科学探索]古代宰相是现在的什么官?宰相的权力有多大呢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