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艺术卫星进入太空丨徐冰:邀请国内外人士一起太空艺术创作
2月3日11时6分,中国首颗艺术卫星“SCA-1号”搭载捷龙三号遥三火箭,从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并顺利入轨,卫星已收到首轨遥测,卫星状态正常。
卫星“SCA-1号”由艺术家徐冰主导,是“艺术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徐冰将这颗卫星设定为一个太空中的“艺术驻留”项目——通过分享这颗卫星的使用权益,邀请国内外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到相关的创作中来。
发射现场
首批受邀参与该项目的中外艺术家中,有观念艺术家、生物艺术家和工程师出身的科技艺术家,也有主动提交创意方案的初中生,更多的参与者则将随项目进展陆续公布。
他们将分享的这个“太空艺术驻留地”,也就是这颗刚刚上天的卫星,其星体上有一块面对下方地球的显示屏和一个自拍相机,人们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站,将包含视频、图像等各类电子信息上传至卫星,也能通过卫星拍摄的图片或影像,实现天空与地面、创意与素材的交互,继而创作。
“SCA-1号”艺术卫星
作为中国当代“太空艺术第一人”,早在2023年,徐冰便已创作过一件名为《卫星上的湖泊》的太空艺术作品。他利用一颗已经完成原定任务、还剩一些冗余能量的卫星,事先做好一部“火柴人”形象的定格动画片。等这颗卫星来到中国上空的时候,将动画素材上传给卫星。
卫星一边播放着这个“小人儿”的画面一边继续飞行,同时不断自拍,等它绕回中国上空时,再把沿途拍的图像传回地面,同时接收地面上传的新素材。就这样,徐冰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部外太空环境下拍摄的动画电影。
《卫星上的湖泊》
在这部动画小电影中,“火柴人”扛着一个装满了文字的包袱在外太空中奔跑,随着卫星的移动,从包袱里掉落出来的文字,就会同步切换成卫星正在经过的区域所使用的主要语言。
徐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他看来,“太空艺术”是对已有的当代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等各类艺术形式之外的一种新的补充。
“太空艺术非常敏感地反映了人类的科技水平、宇宙观与社会形态等现状。”徐冰说,“在探索太空艺术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整理太空艺术的历史,希望通过对太空艺术的历史的研究,判断和校正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的定位。”
“SCA-1号”艺术卫星装箭过程
通过梳理火箭技术出现至今的“太空艺术历史”,徐冰发现:由于政治、技术等各种门槛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数量有限地利用航天科技创作的太空艺术作品。
“未来,总有一天,人类将成为星际种族,那个时候的艺术会是什么样的呢?”徐冰说,“我们现在的尝试,有点儿像是提前做一个实践或是‘演习’。我们把视野伸向外太空,最终还是要回看地球,从艺术的角度,寻找解决地球上的问题的哲学观和新方法。”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蒋庆 图据徐冰工作室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