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种子”,将在三亚播种!
作者:eric 时间:2024-11-11
导读:近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接收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带回的“太空种子”涵盖了玉米、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乐东等地开展“太空种子”整地备播工作以培育成稳定的新种质进一步推动海南农业的科...
近日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接收了
实践十九号卫星带回的“太空种子”
涵盖了玉米、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
计划于11月中下旬
在三亚崖州湾、乐东等地
开展“太空种子”整地备播工作
以培育成稳定的新种质
进一步推动海南农业的科技创新
“太空种子”。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侯本军介绍,针对本批交付的“太空”种质资源,该团队共筛选了5个玉米种质资源和3个花生种质资源开展育种工作。其中,玉米种质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区域进行单粒播种,目前正在进行排水沟挖掘、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一个较为稀缺的绿
色种皮花生种质,计划于11月下旬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东实验基地进行培育。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侯本军。沙川涛 摄
航天育种作为辐射诱变育种的一种重要方式,航天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等特点,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侯本军透露,经过太空诱变的玉米种质需要经过一季(约120天)的种植,产量、抗病性、生育期长短等性状才能够表现出来,而配合力等性状则需要种植两季才能够表现出来。
据悉,航天育种又称为太空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发射至太空,利用其特殊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性使种质资源产生独特的生物效应,诱发产生新的变异,经过科学家的多代筛选后,最终再培育成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综合:人民网-海南频道、三亚日报
来源: 南海网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