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VR 元宇宙里的非遗博物馆:黔东南团队用科技让千年技艺 “活” 起来​

作者:eric 时间:2025-07-17
导读:银饰叮当作响,苗绣色彩斑斓,侗族大歌余韵悠长…… 这些藏在黔东南深山里的千年非遗技艺,如今突破时空界限,在 VR 元宇宙中绽放新光彩。近日,一支由黔东南本土文化学者、UE5 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重磅推出...

银饰叮当作响,苗绣色彩斑斓,侗族大高新企业员工落户上海条件undefined歌余韵悠长…… 这些藏在黔东南深山里的千年非遗技艺,如今突破时空界限,在 VR 元宇宙中绽放新光彩。近日,一支由黔东南本土文化学者、UE5 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重磅推出 “黔东南非遗元宇宙博物馆” 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苗绣、银饰锻造、侗族大歌等 10 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搬进数字空间,让传统技艺以沉浸式、交互式的形态 “活” 起来。

走进 VR 世界中的非遗博物馆,游客戴上设备即可瞬间 “穿越” 到黔东南的青山绿水间。在 “苗绣工坊” 展区,游客能 360 度围观绣娘飞针走线,针法细节分毫毕现;点击交互按钮,还能亲手尝试绘制苗绣纹样,系统会根据操作实时生成专属图案。而在 “银饰锻造馆”,游客不仅能观看银匠师傅从熔银、锻打、雕刻到镶嵌的完整工序,更能化身学徒,在虚拟工具的辅助下体验捶打银条、錾刻花纹的全过程,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之处。​undefined

“我们利用 UE5 引擎强大的渲染能力,还原了苗绣中‘双针锁绣’‘破线绣’等复杂技法的纹理质感,以及银饰表面的磨砂、镂空等工艺细节。” 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团队历时半年深入黔东南 13 个村寨,采集了超过 10 万张高清素材,并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操作手法,确保虚拟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除了视觉与触觉的极致体验,该项目在声音设计上也独具匠心。在 “侗族大歌” 展区,游客置身于虚拟鼓楼内,3D 环绕音效将多声部合唱的空灵悠扬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感受到歌者胸腔的震动。“以往游客听侗族大歌,只能隔着屏幕观看,现在他们能‘站’在歌队中间,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非遗传承人吴奶奶兴奋地表示。​

黔东南团队的创新尝试,不仅为非遗保护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据了解,该项目已与当地文旅部门达成合作,未来将通过线上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并计划推出线下 VR 体验店,让游客在景区内就能 “一键入馆”。“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让黔东南的文化瑰宝走向世界。” 项目负责人说道。​

从深山古寨到虚拟宇宙,黔东南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次技术与文化的碰撞,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随着 “非遗元宇宙博物馆” 的上线,千年技艺正以全新姿态拥抱未来,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

上述新闻展现了项目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上的价值。你若觉得内容详略、风格需调整,或有更多项目细节补充,可随时告诉我。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