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土地到外太空 解锁国产蔓越莓的创新打开方式
蔓越莓因独特的风味,加上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它的原产地在北美,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这也使得中国市场上的蔓越莓长期依赖进口。如今,它不仅在我国黑龙江抚远扎下根来,更孕育出亚洲最大的规模化种植基地。那么对生长环境挑剔的蔓越莓,是怎么跨越万里,成为中国黑土地上的新特产呢?
视频加载中...
蔓越莓原产于北美洲,因色泽鲜红、价值珍贵被誉为北美“红宝石”。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偏爱冷凉气候,且只喜欢酸性土壤,是出了名的挑剔。
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峰:蔓越莓种植有四大要素,冷、酸、沙、湿。
- 冷是寒冷的气候,一定要经历四季,冬季要经过休眠期。
- 酸是酸性土壤,蔓越莓喜酸,土壤pH酸碱度相对低一点更适合生长。
- 沙是丰富的沙土资源
- 水要纯正、无污染的水资源。因为抚远临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流域,水质非常好。
- 抚远接近蔓越莓的野生生长带,在北纬45°~47°区间都可以种植,所以选择了抚远。
抚远与美国蔓越莓第一大产区——威斯康星州不仅纬度相近,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也极为相似,冬天有足足5个月的“休眠期”,夏天大多是不超30℃的凉爽天气,脚下是它爱的酸性土壤,喝的是来自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天然江水。在这里,蔓越莓就像找到了第二个家,为茁壮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底子。
高标准建设 打造亚洲最大蔓越莓种植基地
要种出鲜红饱满的蔓越莓,可不是件容易事。它的生长特性十分特殊,从种下到丰产需要等上3至5年,前期还得不断在土壤改良、苗种选育上“下功夫”。
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峰:所有的种植田面是通过后期整理平整至统一高度。填平之后,前期要做水利工程,才能农业种植。这样才能抵御90%以上的自然灾害,像倒春寒、初霜冻,旱可灌涝可排。
高标准的种植基地建设,让这里成了蔓越莓的理想家园,抚远市的人均耕地面积达50亩,土地规模化程度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广阔优质的耕地资源,让蔓越莓能够实现规模化种植。通过技术人员精心栽培,从2023年开始,抚远的蔓越莓迎来了丰产期,如今当地的蔓越莓种植面积达4200亩,是全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蔓越莓产学研种植基地,年产量已经达到3000吨,位居全国首位,填补了国内全部依赖进口蔓越莓鲜果的市场空白。
从无到亚洲最大 一颗小浆果闯出大市场
蔓越莓在黑土地上如何生长?丰收时又有怎样的独特景象?接下来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进这座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
视频加载中...
黑龙江抚远市有全亚洲最大的蔓越莓规模化种植基地,整个基地蔓越莓种植面积达到了4200亩,在去年基地产量达到了3000吨。
蔓越莓有一种特有的收获方式——水收,通过水泵或自然引水向种植田内灌水,水位刚好没过植株顶部然后用专用的机器慢慢地搅动植株,使成熟果实与植株分离,蔓越莓果就会漂浮到水面上,然后在水中拉网,将分散的果实聚拢到一起完成收获。每年一到蔓越莓收获的季节,整个基地就会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远远望去,鲜红的果实映着天光水色,成了当地秋日里独有丰收美景。
如今抚远当地的蔓越莓已经实现连续6年的丰收,丰收的背后也蕴藏着科技的力量。2023年至2024年,先后有40万粒蔓越莓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及“实践十九号”卫星进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蔓越莓航天育种的先河。此外基地还通过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合作,加速建设太空辐射优良品种储备与繁育基地,为蔓越莓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蔓越莓种子遨游太空 科研破解育种难题
目前我国蔓越莓规模种植一直使用北美进口品种。为了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蔓越莓新品种,科研人员正尝试通过航天育种手段攻克这一难题。
视频加载中...
2023年,5万颗来自抚远的蔓越莓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蔓越莓航天育种的先河。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培育,这些曾经“遨游太空”的种子,已经开枝散叶,长势喜人。
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 程正新:随着神舟十四号进入太空的蔓越莓种子经过这两年的培育,现在长势良好,研发人员每天准时观察植株的高度,叶片的颜色、宽度等。还要记录生长习性,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对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然后存储。
蔓越莓对生长环境要求高,自身基因也比较稳定,想通过传统方式培育新品种并不容易,不仅变异概率低,很难培育出突破性品种,传统杂交育种通常需要8到10年的周期,而太空里的特殊环境,能让蔓越莓种子的基因更容易发生变化,而且变异的方向更多样,能长出一些在地面上很难见到的新特性,整个育种过程有望缩短到5年左右,大大加快育种进程。
我国蔓越莓种植起步晚,主栽品种多引自国外,存在适应性差、产量低等问题。通过太空育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可减少对进口品种的依赖,同时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国产蔓越莓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 程正新:预计明年,第一批太空育种的种苗将会结果,就可以和现有的品种对比产量、口感是否有所改良。预计新品种的特性会比现有品种更高产、更稳产、抗病性更强、口感更好,更适合在中国土地生长。
2023年至2024年,先后有40万粒蔓越莓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及“实践十九号”卫星进入太空,从抚远的黑土地到浩瀚太空,这些蔓越莓种子的“旅程”,不仅是农业育种技术的探索,更承载着国产蔓越莓产业升级的期待。
解锁蔓越莓的创新打开方式
蔓越莓作为一种浆果,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鲜食,制成果干、果酱、果汁来食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抚远,蔓越莓还衍生出了不少花样吃法和用法。
视频加载中...
抚远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冷水鱼资源格外丰富。当蔓越莓的酸甜撞上冷水鱼的鲜嫩,便诞生了独属于这里的招牌美味——蔓越莓锅包鱼。
游客 邹致远:哈尔滨锅包肉的酸更像柠檬酸,但是蔓越莓锅包鱼的蔓越莓的酸就更下饭,更可口,更开胃。
游客 刘策:蔓越莓锅包鱼有蔓越莓的清香,以及还有独特的酸甜味,很好吃。
蔓越莓锅包鱼在传统锅包肉的基础上,用蔓越莓的天然果酸替代部分糖醋汁,既中和了鱼肉的油腻,又添了几分果香的清爽,而类似于这样添加了蔓越莓元素的特色美食,在抚远随处可见。
饭店老板 董福庆:亚洲最大的蔓越莓基地在抚远,这里生产了很多附属产品像果汁,蔓越莓干。我就在研究怎么把它放到菜里。
除了餐桌上的特色美食,蔓越莓的身影还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的到用的,衍生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
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峰:从吃到用到现在一些美妆用品都有蔓越莓的元素在,蔓越莓籽油能抗氧化,抗衰老,美白。
从餐桌上的酸甜风味到生活里的实用好物,抚远的蔓越莓早已跳出传统食用的框架,形成了一条贯穿“吃、用、护”的全产业链。鲜食搭配的巧思、深加工产品的创新、特色菜品的融合,不仅让蔓越莓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更让消费者在多样体验中感受到蔓越莓产业的活力。
责任编辑:康心怡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道奇战斧多少钱人民币 道奇战斧摩托车多少钱一辆
- [科学探索]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发明 第八拯救过世界数万人生命
- [科学探索]等腰三角形悖论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科学探索]世界上十个寿命最长的国家 韩国第五,第一让人惊讶万分
- [科学探索]世界上十种最昂贵的稀有动物 白化巨蟒价值20000美金
- [科学探索]中国隐形富豪四大家族 第一低调又爱国中国传奇
- [科学探索]2023中国十大抖音美食小吃 神奇又好吃的美食有哪些
- [科学探索]亚特兰蒂斯后裔超能力 返老还童甚至于永远不死
- [科学探索]冰山理论是什么?冰山理论七大具体层次
- [科学探索]人类做梦是平行世界的记忆,做梦是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