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接新生自带千军万马气势,站姿如剑立千军脊梁似山载家国
作者:eric 时间:2025-09-04
导读:长沙南站的晨光里,六道挺拔如松的身影让整个候车大厅陡然肃穆。这不是普通的迎新队伍,而是国防科技大学派出的接站小队——六位军人以教科书级的军姿,为新生们上了震撼人心的开学第一课。他们像六柄出鞘的利剑,没...
长沙南站的晨光里,六道挺拔如松的身影让整个候车大厅陡然肃穆。这不是普通的迎新队伍,而是国防科技大学派出的接站小队——六位军人以教科书级的军姿,为新生们上了震撼人心的开学第一课。他们像六柄出鞘的利剑,没有喧闹的横幅锣鼓,却在沉默的站立中诠释着"一人即千军"的气势。
当同龄人还在为行李箱轮子卡住发愁时,这些身着戎装的少年早已用脊梁扛起了家国重担。有抱着孩子的母亲低声感叹:"这哪是接学生,分明是接兵王啊!"这个细节被镜头捕捉,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更令人动容的是,当新生拖着行李走近时,接站的学长突然抬手敬礼——那不是对个人的致敬,而是对每个选择把青春献给国防的灵魂的庄严礼赞。
翻开国防科大的历史画卷,校歌里"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誓言与站台上挺拔的身姿遥相呼应。从北国雪原走来的哈军工精神,如今在湘江之畔化作新一代军人"向科学高峰攀登"的坚定脚步。那些考入科大的青年,有的曾是南海舰队的浪花白,在濒海训练中锤炼出"钢中之钢"的意志;有的来自西北小城,怀揣"守万里海疆"的梦想走进军校大门。他们行李箱里装着的不仅是个人物品,更是一份"为军旗增添新光彩"的使命。
在这个盛行"躺平"的时代,国防科大的学子用最传统的站姿演绎着最炽热的理想。正如校友们在海军节许下的誓言:"做永不融化的浪花,把青春冻结成礁盘上的盐霜。"从接站小队到三尺讲台,从滩头冲锋到育鹰铸剑,变的是身份岗位,不变的是那份"终身铸军魂"的信仰。当高铁载着新生驶向校园,也载着整个民族对强军事业的期待——这些年轻人正用笔直的脊梁告诉世界:中国军人的精气神,永远如出鞘利剑般锋芒毕露,如巍峨山岳般不可撼动。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