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 贵州平塘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天眼”科技魅力
今年九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作为“中国天眼”所在地,贵州省平塘县各中小学依托独特的天文科普资源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天文科技魅力,触摸科学家精神。
参观天文体验馆。
9月17日,中国天眼景区天文体验馆迎来平塘县第四中学600多名学生。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FAST建造历程以及各类天文知识,体验、探索天文奥秘。
参观天文体验馆。
平塘县第四中学学生姚思思说:“我们观看了天象影院和了解了八大行星,近距离观看了‘中国天眼’,我对这一类的知识更有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我国天文事业越来越强大和进步,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随后,学生来到南仁东纪念馆,了解“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二十余载砥砺研制大国重器的故事,深刻感悟坚守、奉献、创新的科学精神。
南仁东纪念馆参观现场。
“我感受到了南仁东爷爷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我们应该向南仁东爷爷学习。”平塘县第四中学学生陶绪虎说道。
“搭建‘天眼’的时候,把我们六个复展支柱给等距离地排布,然后把我们这一口大锅给支撑起来……”
在贵州伟泓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学生化身“工程师”,搭建“天眼”模型,将散落的零件一步步变成一个个精巧的“迷你天眼”,在动手实践中感知科学原理。
平塘县第四中学学生韦说:“这让我感到非常新奇,在搭建‘天眼’的过程中,我对‘天眼’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让我对天文知识更感兴趣了。”
“在搭建‘天眼’模型的过程中,让我感到这是很困难的,精准度很高,让我联想到南仁东爷爷当时搭建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平塘县第四中学学生张忠雅说道。
作为“中国天眼”所在地,平塘县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天文科普资源与旅游景观,成功形成了以红色资源吸引人、科研精神感染人、研学产业留住人的综合效应,成为新兴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同时,围绕“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定位,全力打造特色研学品牌,持续探索“旅游+研学”融合模式,让平塘逐渐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研学的“首选地”。
搭建“天眼模型”现场。
贵州伟泓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常务副校长王盛昌表示:“我们是依托‘中国天眼’这个IP,开设有天文科普类、自然教育类的课程,天文科普里面我们主要通过一些比如模型搭建、模拟天眼工作原理收发系统这种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式的体验式的教学,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依托“中国天眼”这一世界级科普资源,近年来,平塘县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深入学习射电天文、宇宙探测等前沿科学知识,感受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天文科学的浓厚兴趣。
搭建“天眼模型”现场。
平塘县第四中学老师刘小茶说:“带学生来这里进行研学,也是我们学校历年来的一个传统,因为‘中国天眼’就坐落在我们平塘本地,它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家门口的优质天文科普资源,学校也希望通过这种实地体验让学生们能够跳出课本,更加直观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和天文知识,也让抽象的科学概念能够变得可触可感。”(图/文 何明珠、廖毓齐)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