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深空奥秘 这张观天巨网见证了中国射电天文学的飞速发展
射电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宇宙深处的一双双“慧眼”。今天的《强国新基石》,我们来认识天文观测领域的国之重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
视频加载中...
这是一张面积巨大的射电望远镜观测网,它包括了上海松江的天马65米口径望远镜、云南昆明40米口径望远镜、新疆乌鲁木齐26米口径望远镜,上海佘山25米口径望远镜以及“十四五”期间建成的西藏日喀则40米口径和吉林长白山40米口径望远镜构成,组成一张观测巨网。近年来,透过这扇“全景视窗”,为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天问一号等完成了测定轨任务,让我们在深空探测中有了更精准的“导航”。
解码深空奥秘
为航天器保驾护航
一台台射电望远镜矗立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仰望着深邃苍穹,为我们解码深空的奥秘,为航天器们保驾护航。
视频加载中...
总台央视记者 杜思源:上海松江这座巨型天线,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此刻它正在执行脉冲星观测任务。它是一个65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由主副反射面、馈源、方位俯仰驱动机构、天线座架,轨道等部分组成。它的主反射面有1008块面板,拥有先进的主副反射面调整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 王锦清:最高到下面大概75米,重量大概是2700吨。它在旋转,目的是看不同天体,就像我们人眼一样,眼睛看不同的目标,人要转过来,头要转过去是一个道理。下面是轮轨,42米直径的轨道,它是整体焊接的,天线在滚动过程当中更加平稳。它滚动得很慢很慢。
“天问二号”在哪里 观天巨网有答案
从2012年建成至今,天马射电望远镜始终是我国深空探测的利器。同时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世界首次黑洞成像流量定标、黑洞自旋验证和多波段观测做出重要贡献,在观测室,我们可以看到像这样的观测日志,如今天马望远镜每年的运行时间长达7000小时。
总台央视记者 杜思源:上海天文台的数据处理中心,科学家们正在忙碌着,今天的任务是天问二号探测器的观测和数据处理工作。参与今天观测的望远镜不只上海佘山的天马望远镜,还有在云南昆明、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日喀则的射电望远镜,它们此刻都在同步观测,一起执行任务。
一个个小小的波峰,就是天问二号此时给等候在望远镜另一侧的科学家们的回答。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 研究员 孔大力:大型高性能的现代化射电望远镜,构成了一张覆盖我们中国国土的观天巨眼,相当于建设了一台等效于和我们中国领土面积这么大的一台望远镜,可想而知它的观测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薪火相传
不忘科技报国初心
视频加载中...
演播室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装置,就是从天马射电望远镜观测台站带回来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叫促动器。在望远镜的主反射面,每一块面板后面都有这个装置。有了它,天马望远镜巨大的主反射面能完美克服重力变形带来的性能下降,让它在任意仰角任意波段的观测效率提升到50%。
天马望远镜为代表的这张观天巨网,见证了中国射电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而这也是从一个个小口径望远镜、一次次小范围联合观测开始,一步步孕育而生的。科学装置不断创新升级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薪火相传。
视频加载中...
在65米口径的天马射电望远镜的旁边,有一台小小的6米射电望远镜,记录着我国开展射电天文研究最早的历史。1981年,这台6米射电望远镜建造完成,是当时国内口径较大、性能较好的厘米波射电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 王锦清:我们台的叶叔华院士当时就是力推做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搞了第一面天线,是6米天线。当时费了老大的劲,靠我们自己同事们钻研,然后自己架起来的。
在上海天文博物馆,存放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天文学家的珍贵手稿。其中有一份《关于在上海建造65米射电望远镜的报告》,它的撰写人就是今年已年近百岁仍在关心中国天文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 研究员 孔大力:从叶先生这老一辈的科学家开始,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的传承过程。这些老前辈,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把他们在学科上的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科学家,始终是锚定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这样一个初心和使命。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 王锦清:叶先生经常说,大家一定要沉下心来,不畏艰苦,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事情。国家的需求是最关键的。做VLBI(甚长基线干涉)大家都很团结,它是好多个天线一起协同工作的,大家心齐了才能一起干一个事情。这个就跟老一辈叶先生他们的带领有很大的传承关系。
观天巨网
抢占天文领域科技制高点
此时的天问二号,未来的嫦娥七号,还有小行星防御以及载人航天等国家任务中,都会有这些射电望远镜为航天器测定轨道,保驾护航。未来,由这些射电望远镜组成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还要迎接许多国家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任务,为我们带来宇宙可见光之外的奥秘,为抢占天文领域科技制高点再立新功。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杜思源 吴昊)
责任编辑:丁超弋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