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洛阳子弟再创奇迹!陈冬太空驻留400天,神舟二十一号整装待发!

作者:eric 时间:2025-11-01
导读:10月27日,中国航天史册再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神舟二十号指令长、航天员陈冬累计在轨飞行时间突破400天,成为我国首位实现这一里程碑的航天英雄。这一刻,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内,陈冬正以“...

10月27日,中国航天史册再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神舟二十号指令长、航天员陈冬累计在轨飞行时间突破400天,成为我国首位实现这一里程碑的航天英雄。这一刻,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内,陈冬正以“太空老将”的身份,带领乘组为返回地球做最后准备,而即将升空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进入发射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第十次载人飞行任务。

太空纪录:从“新秀”到“中国航天时间第一人”

以陈冬的奋斗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正一步步将我们推向了载人航天的新台阶,经历了2016年的首飞之旅——随神舟十一号的征程在轨33天的奋斗后,再到2023年担任神舟十四号的上海落户单位资质,undefined指令长一行一列的坚守了183天的征程,成为我国首位在轨超200天的航天员,今年4月24日又一次以他那稳重的姿态,第三次出征,执掌了神舟二十号的任务。截至10月27日,陈冬以400天的累计在轨时长,超越了叶光富(375天)和蔡旭哲(365天),稳居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榜首。

以6次的“太空漫步”之旅更是将他与前辈的“太空漫步”之王陈冬的这一纪录一同刷新为我国“太空漫步”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依托于出色的指挥,神舟二十号的他不仅将4次的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还将为我们的空间站“装上了一道无比坚固的防护屏障”,大幅地提升了我们应对太空的威胁的能力。

天地接力:神舟二十一号发射进入读秒阶段

就在陈冬刷新纪录的同一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做好万全准备。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完成垂直转运,进入发射区,计划最早于10月31日点火升空。这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迎来的第十艘载人飞船,也是神舟十六号至二十一号组批投产的收官之作,技术状态成熟可靠。

伴随此次的任务的顺利实施,将会由3名航天员携手神舟二十号的乘组共同为期约一周的天地交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开创了与国际的合作共享的新的局面。采用对太空物资的精细的清点、对接下一批的实验项目的无缝的移交、对上一批乘组的宝贵的在轨的经验的充分的分享等一系列的工作的有序的推进手段,为新一批的乘组的无缝的接管了空间站的正常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尽管航天员名单尚未公布,但任务标识已透露出深意——以航天员头盔为视角,融合古代天仪元素,寓意“天人合一”的探索精神。

硬核保障:火箭升级与航天员健康双管齐下

面对冬季发射场大风、低温等挑战,技术团队为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火箭打造了“超级防护盾”。16项技术改进中,光学导航系统升级让火箭“眼睛更亮”,惯性测量组合冗余度提升使其“平衡感更强”,连整流罩空调系统也针对极端天气做了优化。

而即将返回的神舟二十号乘组,也已启动身体机能强化训练,逐步适应地球重力,他们在轨整理的实验样本、首批“月壤砖”测试品等“太空快递”,将随返回舱落地,为月球科研提供关键数据。由于长期失重可能导致肌肉骨骼流失,航天员返回后需经历数月恢复期,出舱时将由工作人员抬行,彰显国家对航天员健康的高度重视。

深空未来:400天背后是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

陈冬的400天,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从“短期驻留”向“长期常态化驻留”跃迁的缩影。随着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累计飞行时间持续突破,为未来载人登月任务储备了关键经验。

据悉,陈冬、叶光富、蔡旭哲等资undefined深航天员,因丰富的在轨经验已成为载人登月任务的热门候选。而神舟二十一号之后,新一代神舟飞船将迎来运力提升300%的技术飞跃,中国航天的深空探索已按下加速键。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