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170天!神舟二十号将收官,中国空间站藏着这些新进展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和王杰的太空之旅已进入倒计时。自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乘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征以来,三人的"太空出差"已持续170余天,各项收尾工作正平稳推进,标志着这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关键任务即将画上句点。
在轨170多天里,他们完成的不仅是常规任务,更在为中国空间站的长期运营积累关键经验 。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神舟二十号的出征本身就承载着特殊意义——发射当日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5周年纪念日。
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仅用约6.5小时便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空间站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乘组顺利开启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 。
在轨期间,乘组完成了多项突破性任务与常态化工作的深度融合。他们不仅实现了与神舟十九号乘组的
在轨轮换,还先后迎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到访,并将在返程前完成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的交接。
出舱任务更是亮点纷呈:4次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成功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开展舱外设备巡检处置,更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验证了其作为备用出舱口的性能,为未来任务提供了新选择。其中指令长陈冬凭借此次任务的2次出舱,累计完成6次出舱活动,同时以超380天的在轨飞行总时长,刷新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纪录 。
根据任务规划,乘组预计于2025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具体返程日期,但从"有序推进"的表述中能看出,各项收尾工作正在平稳落地。
这场超长待机的太空任务,背后是中国航天的稳步前行。
从神舟系列的常态化发射到空间站的稳定运行,每一次"出差"都在刷新我们对太空探索的认知。接下来,航天员带回的实验数据、在轨维护经验,都将为后续的深空探测打下基础,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听到更多关于太空探索的新规划和新收获。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