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中国空间站“消失”了?181项实验藏不住,国际空间站还在烧钱。

作者:eric 时间:2025-11-03
导读:最近总有人说中国空间站没热度,甚至吐槽“技术不行才不敢提”,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咱们的空间站只是不爱“刷存在感”,闷头干的全是大事,反倒是被吹上天的国际空间站,早就在“带病续命”的路上越走越难。中...

最近总有人说中国空间站没热度,甚至吐槽“技术不行才不敢提”,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咱们的空间站只是不爱“刷存在感”,闷头干的全是大事,反倒是被吹上天的国际空间站,早就在“带病续命”的路上越走越难。

中国空间站2023年完上海松江人才引进落户undefined成组装后就没闲着。截至现在已经搞了181项科研实验,从水稻太空育种到斑马鱼生态系统都有涉及。之前送上去的水稻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生长,返回地面的第三代种子含糖量比地面高5倍多。还有1.2升的水生生态系统,4尾斑马鱼和金鱼藻在太空稳定活了43天,创下了同类实验的在轨时长纪录。光科学数据就攒了300TB,上行的科研物资近2吨,下行的实验样品也有上百种,这些实打实的成果,比刷热搜实在多了。

技术上更是藏着不少“黑科技”。中国空间站三舱总重66吨,虽然只有国际空间站的六分之一,但所有舱段接口统一,不像国际空间站是16国拼凑的“大杂烩”,对接维修都要费半天劲。天和核心舱自带发动机,轨道调整灵活得很。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是国际空间站老式刚性板的2倍,天舟五号曾2undefined小时就完成对接,速度快到让国外同行惊讶。航天员住得也舒服,每人有独立小屋,女性航天员还有专用卫生设施,这些细节国际空间站早期根本没考虑。

再看国际空间站,1998年组装完成,原计划2015年退役,现在超期服役11年,每年要花15亿美元维护。2017年换太阳能板花了3亿,2023年后又加装新太阳翼,可漏气、故障还是家常便饭。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一边讨论造拖船把它送进太平洋“坟场”,一边还得掏钱续命,活脱脱一个“老机器硬撑场面”。

有人说中国空间站轨道低是技术不行,这纯属外行话。400公里轨道既能避开强辐射带,又方便补给,国际空间站也选了差不多高度。而且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关键部件按15年以上标准造,未来还能扩展构型,2米口径的巡天望远镜也快发射了,视场是哈勃的300倍。等国际空间站2030年退役,中国空间站很可能成为近地轨道唯一的载人科研平台。

中国航天向来低调,央视和官方科普号天天更新进展,只是没把精力放在炒热度上。毕竟比起喊口号,把实验做好、突破技术才是正经事。

你觉得中国空间站该多出来“刷存在感”,还是继续闷头搞科研?要是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你最期待中国空间站开展什么新实验?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