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预告:明晚将出现超级月亮,难道月亮在靠近地球吗?
天文学家们已经预告,2025年11月5日的“超级月亮”将是21世纪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看起来最大也最亮的满月之一。
但是“超级月亮”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天文学术语,而是近年来流行开来的称谓,它描述的是一种“近地点满月”的现象,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这就导致了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
远地点距离地球最远,约40.5万公里。
近地点距离地球最近,约36.3万公里。
“超级月亮”就是指当月球运行
到其轨道的近地点附近时,恰好又遇上了满月,即太阳、地球、月球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明晚的这次满月,就是一次近乎完美的“近地点满月”,月球届时距离地球大约只有356,800公里左右,这已经非常接近理论上的最近距离。
相比在远地点的“迷你月亮”,明晚的超级月亮在视觉上会增加约14%,亮度会增加约30%。
既然距离更近,那么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拉扯自然会比平时更强,这种增强的引力,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海洋潮汐。
我们知道,在满月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排成一线,此时太阳的引力会与月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球,这本身就会形成一年中潮差最大的“朔望潮”,而“超级月亮”则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王炸”条件:月球处于近地点。
当“近地点”与“朔望潮”两个效应完美结合,就会产生一年中最极端的潮汐现象,科学上称为“近地点朔望潮”,在11月5日前后几天,全球沿海地区的水位,将比平均位高出几十厘米,相应的低潮水位也会比平均低潮位更低。
对于绝大多数内陆地区,这没有任何影响,对于沿海地区,这种现象本身是完全可预测的、缓慢发生的,并不会带来毁灭性后果。
一些小规模的睡眠实验表明,在
满月期间,由于夜间光照的增强,人类的褪黑素分泌可能会受到轻微抑制,受试者报告入睡时间可能延长几分钟,或者深度睡眠时间略微减少,明晚的超级月亮会比普通满月更亮30%,理论上这种影响可能会更明显一点点,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远不如您睡前看手机屏幕的影响来得大。
夜间更强的月光会改变许多动物的行为模式,例如狮子可能会因为月光太亮导致猎物更容易发现自己,从而降低捕猎成功率,而另一些夜行生物,如某些珊瑚,则会利用满月的光线进行同步繁殖。
别忘了,观赏超级月亮的最佳时机是傍晚月亮刚升起时,此时月亮位于地平线附近,由于“月球错觉”的心理效应,大脑会将其与地面景物对比,它会显得比在高空时更加巨大、更加壮观,因此请放下不必要的担忧,准备好您的眼睛和相机,去欣赏这场21世纪最明亮的月夜之一吧。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