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我们每晚都做的梦,为何是科学不敢深探的 “宇宙级谜题”?

作者:eric 时间:2025-11-16
导读: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从一场梦里挣脱,那些画面真实得不像话 —— 可能是回到了童年的老院子,阳光的味道都清晰可闻;可能是被一只看不清模样的野兽追赶,心跳快得要冲出胸膛。可当你挣扎着坐起来,想把这一...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从一场梦里挣脱,那些画面真实得不像话 —— 可能是回到了童年的老院子,阳光的味道都清晰可闻;可能是被一只看不清模样的野兽追赶,心跳快得要冲出胸膛。可当你挣扎着坐起来,想把这一切记下来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刚醒那一秒还历历在目的细节,揉个眼睛、喝口水的功夫,就有近一半内容像被晨雾吞了似的,怎么也抓不住。剩下的碎片,也像蒙了层纱,越想越模糊,最后只剩一句 “唉,又忘了做的啥梦”。

人类的科学早已牛到能算出 135 亿光年外黑洞的质量,能预测宇宙几十亿年后的命运,能在原子层面摆弄物质。可就是这样强大的科学,面对每个人每晚都要经历的 “梦”,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全世界每年有 1000 多万篇论文在研究多维空间、暗物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研究梦的论文连一半都不到。科学家宁愿对着虚无的暗物质绞尽脑汁,也不愿多花点心思琢磨这个每晚都在上演的 “大脑剧场”—— 只因为,梦实在太奇怪了。

我们总以为,睡觉就是大脑关机休息的时间。可事实恰恰相反,睡着后的大脑,有时候比清醒时还活跃。

1952 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他们把电极贴在睡眠者的头皮和眼皮上,想监测睡眠时的脑电波变化。结果,一个意外的信号闯进了他们的视野 —— 在睡眠的某个阶段,睡眠者的眼睛会在眼睑下疯狂地左右摆动,速度快得像在看一场激烈的网球赛。更让人震惊的是,此时监测到的脑电波,和人清醒时几乎没差别 —— 大脑根本没休息,反而在高速运转!

研究人员给这个阶段起了个名字:快速眼动睡眠期,简称 REM 睡眠。为了搞清楚这个阶段和梦的关系,他们做了个大胆的尝试:每当监测到志愿者进入 REM 睡眠,就立刻把他叫醒。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100% 被叫醒的人,都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刚才正在做梦,还能描述出梦里的细节、情绪。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梦是随机出现的,是大脑休息时的 “胡思乱想”。但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认知:梦不是偶然的 “杂念”,而是大脑在 REM 睡眠期精心策划的一场 “表演”。可问题来了,大脑为啥要这么 “内卷”?明明身体已经进入睡眠,它却还要耗费巨大精力,给我们放一场场光怪陆离的 “电影”?

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上,平台周围全是水,只有中间一小块地方能站立。当老鼠进入 REM 睡眠时,身体肌肉会自然放松 —— 这时候,它们就会从平台上滑下去,掉进水里,被迫醒来。就这么反复几天,剥夺了它们的 REM 睡眠(也就是剥夺了做梦的机会)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老鼠开始 “失忆” 了。它们忘了之前藏食物的地方,走迷宫时一次次走错路,甚至连刚吃过的食物味道都记不起来。就像有一块无形的橡皮擦,在一点点擦掉它们的记忆。这个实验给出了一个让人不得不信的结论:做梦,是在保护我们的记忆。如果长期不做梦,我们的记忆就会慢慢流失,最后变成一个 “记不住事” 的人。

如果说老鼠实验还不够有说服力,那哈佛大学的迷宫实验,简直把梦的 “神奇” 推到了新高度。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学习一个复杂的 3D 迷宫,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让他们睡一会儿,另一组不让睡。结果发现,那些睡着后梦到了迷宫的人,第二天再走迷宫时,表现比只在脑子里想迷宫的人好十倍 —— 没错,是整整十倍!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在睡觉时根本没闲着,而是在进行 “魔鬼训练”。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教练,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白天学到的东西反复练习、巩固,直到我们真正掌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一场梦。

1865 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为了搞清楚苯分子的结构,愁得茶饭不思。他对着烧瓶里的苯液发呆了好几天,脑子里画了无数种结构,都觉得不对。一天晚上,疲惫的他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他看到一条蛇慢慢爬过来,然后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圆环状。凯库勒猛地惊醒,脑子里像划过一道闪电:苯分子的结构,不就是一个环吗?这个来自梦里的灵感,直接改写了有机化学的历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数学家笛卡尔在梦里得到了坐标系的灵感,音乐家莫扎特在梦里听到了完整的乐章,发明家爱迪生也常常在梦里寻外地人在上海居转户条件undefined找发明的思路。梦,就像大脑给我们开的 “外挂”,在我们休息时,悄悄帮我们解决那些清醒时解不开的难题。

梦的奇怪之处,远不止帮我们记东西、解难题。它还会带来一些让人毛骨悚然,却又科学能解释的现象 —— 比如 “鬼压床”。

你大概率经历过这种场景:半夜突然醒来,意识特别清醒,能听到窗外的风声,能摸到床单的褶皱,甚至能感觉到身边人的呼吸。可身体却像被施了魔法,怎么也动不了。你拼命想挣扎,想喊出声,可喉咙像被堵住一样,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更吓人的是,有些人还会在这时看到奇怪的影子,或者感觉胸口有重物压着,以为是 “鬼” 来了。但这根本不是什么超自然事件,而是大脑的一个 “小 bug”。正常情况下,我们从 REM 睡眠中醒来时,大脑会先解除肌肉麻痹(毕竟做梦时肌肉不动,是为了防止我们在梦里乱动乱跑),然后意识才完全清醒。可有时候,这个顺序会颠倒:意识先醒了,肌肉麻痹却还没解除。于是,就出现了 “意识醒着,身体睡着” 的尴尬局面 —— 这就是鬼压床。

和鬼压床相反的,是梦游。梦游的人,大脑在 REM 睡眠时没能成功切断肌肉控制,导致身体在做梦时 “跟着行动”。记录里,梦游者能做出很多复杂的事:有人在梦游中做饭、炒菜,甚至把菜端到桌上;有人在梦游中开车出门,绕着街区转了一圈又回来;还有人在梦游中拿起画笔,画出了一幅精美的画。可等他们醒来后,对这一切都毫无记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比这更神奇的,是 “清醒梦”。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状态 —— 在梦里,你知道自己正在做梦。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掌控梦的一切:想飞就能张开翅膀飞向天空,想去巴黎就能立刻站在埃菲尔铁塔下,想见到想念的人就能马上让他出现在眼前。听起来像童话一样美好,可它的触发概率极低,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经历几次。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清醒梦中,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会异常活跃 —— 这个区域负责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在清醒梦里,我们的大脑同时开启了两种模式:既在做梦,又在清醒地思考。这简直是人类大脑的 “终极作弊模式”,可至今,科学家也没搞懂它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关于梦的进化意义,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形成了两大对立的观点。

一派认为,梦有明确的 “生存目的”。他们发现,梦里最常见的情绪不是快乐、兴奋,而是焦虑、恐惧、愤怒 —— 超过 70% 的梦,都带着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这背后,藏着人类祖先的生存智慧。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每天都要面对各种致命威胁:外出觅食时可能遇到野兽,和其他部落冲突时可能受伤,遇到自然灾害时可能找不到食物。为了在这些危险中活下来,大脑就进化出了一种 “模拟训练” 机制 —— 在睡眠中,模拟各种危险场景,让我们提前练习应对方法。那些经常做噩梦的人,在现实中遇到危险时,反而能更冷静、更快地做出反应 —— 因为他们在梦里已经 “死过” 无数次,早就积累了经验。

另一派科学家却完全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觉得,梦根本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大脑 “处理垃圾” 时的副产品。就像汽车发动机运转时会产生热量和噪音,梦只是大脑整理记忆时,不小心产生的 “副作用”。

这个理论是这么解释的:在 REM 睡眠期间,大脑会忙着整理白天收集的各种信息 —— 把重要的记忆保存起来,把没用的垃圾信息删掉。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杂乱的电信号。大脑皮层收到这些信号后,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就会慌乱地把这些信号拼凑成一个 “故事”,来解释这些信号 —— 这就是梦。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梦的内容往往那么荒谬、不合逻辑:前一秒你还在公司开会,下一秒就变成了在海底骑自行车;前一秒还在和家人吃饭,下一秒就飞到了月球上。因为大脑只是在 “临时抱佛脚”,把一堆杂乱的信号编成故事,根本不在乎这个故事是否合理。

不管梦是有目的的 “生存演练”,还是无目的的 “副产品”,有一个现象至今让科学家困惑:我们会忘记 95% 以上的梦。如果梦真的那么重要,大脑为什么要让我们忘记它?

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忘记梦,本身就是梦的一部分,是大脑的保护机制。如果我们记住了所有的梦,就会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经历,哪些是梦里的场景。

想象一下,如果你清楚地记得昨晚在梦里和老板大吵了一架,甚至拍了桌子,今天上班时,你还能心平气和地和老板沟通吗?很可能会带着梦里的情绪,影响现实中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更可怕的是,梦里的记忆如果不被清除,会占用大量的大脑存储空间,挤压真实记忆的位置。就像一个装满了垃圾文件的硬盘,运行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彻底崩溃。

所以,大脑才做出了一个 “艰难的决定”:让我们体验梦带来的好处 —— 巩固记忆、释放情绪、解决难题,但又不让这些虚假的记忆污染我们的现实生活。它就像一个细心的管理员,在我们醒来后,悄悄把梦的记忆清理掉,只留下少数有价值的碎片。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大脑要主动清除梦的记忆,为什么有些梦,我们却能记得那么清楚?答案很简单 —— 和情绪有关。研究发现,情绪越强烈的梦,越容易被记住。不管是极度恐惧的噩梦,还是无比快乐的美梦,只要情绪足够undefined强烈,就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能清晰地记得童年时做过的一场噩梦,却记不起昨晚梦到了什么 —— 因为童年那场噩梦带来的恐惧,实在太强烈了,大脑认为这是值得永久保存的 “重要信息”。

从 REM 睡眠的发现,到记忆实验的突破,从鬼压床的解释,到清醒梦的研究,科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勉强揭开了梦的冰山一角。可关于梦,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大脑是如何精准控制 REM 睡眠的?清醒梦到底是怎么触发的?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做噩梦,有些人却很少做梦?梦能不能被人为控制?

梦,就像一个藏在我们大脑里的宇宙,神秘、浩瀚,充满了未知。它陪伴我们度过了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却始终保持着神秘的面纱。我们每晚都在走进这个宇宙,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它。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的梦?你有没有过印象深刻的梦,至今还记得细节?有没有经历过鬼压床、梦游,或者幸运地体验过清醒梦?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