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23日讯(记者 李同非)3至5年内,门头沟区将建成一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旅游人次1000万,年销售收入将过1000亿人民币,可安排地区2万人就业。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启动实施,记者今天上午在门头沟区政府获悉了非遗博览园的初步建设规划。
门头沟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由中国新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斥资300亿元兴建,一期投资约160亿元。拟选址门头沟区龙泉镇九龙山,占地约354公顷,包括棚户区156公顷,有条件建设用地198公顷,整个建设周期为3-5年。该园区将打造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集散地和国家5A级旅游产业基地。
据初步测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建成后,年接待旅游人次1000万,年销售收入将过1000亿人民币,可安排地区2万人就业。
据介绍,按照建设规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由”一轴、三带、六区、一中心”构成。
“一轴”为沿黑河形成东西向中央景观轴,设计环形水路网,在水路网周边根据地形设计湖区景观,形成整体园区的景观脉络。
“三带”包括非遗国际贸易带、世界非遗会展交流带和非遗创意创新带。其中,非遗国际贸易带为展示、收藏、拍卖、演绎、酒店、运营、金融的综合服务区域,拟建设非遗展览馆、非遗演艺馆、展示交易馆、艺术圣殿、酒店、金融服务等综合配套项目;世界非遗会展交流带为国际会议、会展、交流、合作、保护、宣传的区域,拟建设亚太非遗合作总部、亚太非遗保护中心、世界非遗大会会址、非遗文化会议中心、包括文献馆和收藏馆在内的非遗国家馆;非遗创意创新带为设计、研发、孵化、培训、拍摄、制作、网络视听的综合区域,拟建设非遗研发基地、非遗设计基地、非遗孵化基地、非遗培训基地、网络视听平台、拍摄制作平台。
此外,“六区”将建成非遗核心综合功能区、民族印象区、省市荟萃区、国际交流区、企业展示区以及人间国宝区。“一中心”为园区交流交易综合区域,将建设国际非遗文化交流中心、非遗产品交易中心、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结算中心等项目。
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区政府日前已经与中国新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签订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能区总体合作开发协议》,相关专业机构正在进行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156公顷棚户区拆迁工作和198公顷有条件有条件建设用地开发也已进入了建设日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