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北京落户

北京积分落户每年6000人,常住“北漂”超700万

北京落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北京积分落户每年6000人,常住“北漂”超700万,有朋友就问了北京落户还能扩容吗?现在就跟着超训网来看看相关人士是怎么说的吧!

  【导读】北京积分落户每年6000人,常住“北漂&超700万,有朋友就问了北京落户还能扩容吗?现在就跟着超训网来看看相关人士是怎么说的吧!

  

  随着4月15日北京市2023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常住北京的745.6万“北漂&们又看到了落户北京的曙光。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规定更为惠民,申报时间、公示时间均有所提前,给申请人后续安排留出了更为充裕的时间。

  而就在两天前的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3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提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北京对这一政策如何落实?网友又有怎样的期盼?


  2023年积分落户要求继续以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为主


  关于大城市积分落户,国家发改委已连续4年发文明确政策方向。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23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对积分落户的城市分为Ⅰ型大城市和超大、特大城市,分别提出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

  我国对大城市的界定是这样的: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至500万之间的,称为Ⅰ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在2023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仅针对的是Ⅰ型大城市,并未涉及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特大城市。

  但是到了2023年,政策导向有所变化,超大、特大城市也被纳入其中。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不仅2023年,《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针对超大、特大城市提出要求: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改进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而今年的《重点任务》则不再区分Ⅰ型大城市和超大特大城市,直接提出“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所有实行积分落户的城市,都要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积分落户政策是贯彻推动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国家的政策导向一以贯之提出“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体现了积分落户主要面向长期在一个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常住人口,更加突出面向普通劳动者,这为普通劳动者们开辟了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


  北京适时调整积分落户政策


  积分落户制度是近两年各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的落户政策,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

  北京实施积分落户已有4年。2016年8月以来,北京市先后制定出台《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试行)》,并于2023年4月正式启动申报。

  在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间,北京市确定了每年6000人的落户规模,并实行同分同落。在试行期间,已有1.2万余名申请人取得了落户资格,加上2023年共有6032人获得落户资格,以及2023年将要实施的6000人,4年间北京共有超过24000人获得积分落户资格,如果再加上子女连带落户,实际落户北京的人数更多。

  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导向。

  在国家发改委2023年对积分落户提出要求后,因2023年北京积分落户是在试行期间,为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当年的积分落户政策并未进行调整。

  但是到了2023年,《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管理细则》)完成修订并于当年7月16日发布, 7月17日,北京市正式启动了2023年度积分落户工作。

  对比试点时期的老政策,2023版《管理办法》和《操作管理细则》的积分落户政策,对6个导向指标进行优化调整,这被视为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的重要举措。

  这6个导向指标主要针对的是教育背景指标(只有学历或只有学位可获积分)、职住区域指标(不再考虑转移前就业居住情况)、创新创业指标(精简工资收入等加分内容)、个税纳税额(改为近3年每年10万元及以上)、年龄指标(45周岁以上梯度赋分)、守法记录指标(避免“一旦违法终身受罚&)。

  此前,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的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将按修订后的政策组织实施。


  每年6000人落户规模,够不够?


  已经在京定居超过10年的晓佳在浏览2023年北京积分落户规定时,非常在意今年落户的人数是否有调整。

  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在2023年进行修订之后,除了向普通劳动者倾斜之外,年度落户的规模并未突破试行期间的每年6000人,而2023年的落户规模依然是6000人,这让晓佳对自己今年能否成功落户,又开始顾虑重重。

  “如果今年的积分落户规模能够再增加一些就好了,这样我就有希望今年落户了。&晓佳说这句话时颇有些无奈。

  此前,北京市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针对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落户规模问题,相关部门将及时分析研究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择机适度扩大年度落户规模。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并未提及北京全市人口总量规模上限,在第11条提出“严格落实人口调控责任制&。尽管只是短短一句话,在“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的人口调控规模依然不会放松。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则提到,到2023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3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2035年之前,2300万人以内人口规模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据北京市统计局2023年3月2日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745.6万人。据此估算,北京市2023年常住人口best多还有约146.4万人的发展空间。这其中,不仅包括户籍人口,还包括外来常住人口。

  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受城市资源所限,新增户籍指标也应该是渐进的,不可能一下子有几十万或上百万个户籍指标。但是,北京2023年积分落户规模只有6000人,这个指标相对745.6万的常住外来人口数量来说,还是非常少。&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北京户籍新政策 undefined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看来,每年6000人的积分落户规模也比较低。他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的户籍指标大多数是按计划分配,极少数是积分落户,积分落户相比指标分配是九牛一毛。&

  尽管如此,李国平仍然认为北京积分落户带来了积极意义:“无论如何,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落户北京的通道,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一件事。&
 

  ————北京积分落户新闻————

  以上就是北京积分落户每年6000人,常住“北漂&超700万的全部内容。北京积分落户新闻资讯栏目为您提供北京市积分落户条件新闻、积分落户细则新闻、积分落户政策新闻、积分落户申报新闻、积分落户办理新闻等相关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