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某区民政局婚登处,裴莉和许昌赫领结婚证。
裴莉和许昌赫在结婚前所签订的协议、欠条和结婚证。
1月5日,由中介公司找来的沪籍女子裴莉和购房者许昌赫签订协议,而后闪婚,裴莉当日得2万元好处费,帮助许昌赫取得在沪购房资质。
这是一次暗地交易。
许昌赫(化名),非沪籍人士,欲购房,却没有在沪购房资质;裴莉(化名),沪籍人士,去年离异。
由某中介公司业务员牵线搭桥,两个陌生人见面、签协议,并在1小时内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这次交易中,裴莉只需出场4次,即可拿到3万元好处费;许昌赫则需要回原籍先与原配妻子离婚与陌生沪籍人士结婚再闪电离婚,以此绕过在沪购房的政策限制,顺利购房;而中介能得到可观的& 服务费&。
针对该情况,11日,上海市住建委购房违规投诉热线工作人员称,如果确实是有上海户口,则允许购房。& 目前的政策确实没有说这种状况是违法的&。
看似三方各取所需,可利益背后却存在风险:资深房产律师李洪云认为,双方合法领了结婚证,而婚后财产归夫妻双方所有,一旦发生纠纷,很可能造成财产分割不清的麻烦。
捏着本结婚证和一沓百元钞,裴莉& 有些恍惚&。
结婚证上,她和一个男子的头靠在一起,这男子比他大14岁,和她认识还不到1小时。
裴莉的& 丈夫&许昌赫,非沪籍,在上海做生意。2011年,上海出台& 沪十五条&,坊间称为& 最严限购(房)令&,许失去了在沪买房的资格。
这次闪婚,裴莉是为了钱,许昌赫是为了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