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此刻当工人可是越来越有自信了!”——部门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

常见问题
  • 2021-12-13
  • 浏览

摘要:日前,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9名全国技术能手。会后,五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刚、罗昭强、郑桂杰、刘波和胡耀华,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十几家媒体的集体采访。 记者

日前,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9名全国技术能手。会后,五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刚、罗昭强、郑桂杰、刘波和胡耀华,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十几家媒体的集体采访。 记者的提问首先抛给了中国高铁奇迹的创造和参与者——一线高铁工人。来自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罗昭强自豪地说:& 中国高铁已迈入自主创新的阶段,中国高铁的技术在世界上是完全领先的。&从他的讲述中,记者们了解到,中国高铁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高铁工人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练就了过硬的本领。记者关注的话题是如何鼓励青年投身生产一线、走技能成才之路。来自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的胡耀华说:&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工人,不论学历出身,只要你是最优秀的工人,就会得到重用!&胡耀华的人生轨迹让大家看到,不论是专业课堂的教育培训,还是工作室传帮带,或是技能比武,青年人在生产一线晋升途径多,成才路很宽。来自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段的刘波感慨地告诉记者:& 10多年前,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愿去一线,而想去坐办公室,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想走技术道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刘波的成长经历,给身边年轻工人提供了一个& 技能成就梦想&的范本。王刚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是从技能竞赛中走出来的高技能人才。& 2008年我参加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赢得了荣誉,得到破格提升。技能竞赛对提高技能水平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王刚所在班组的其他人,以他为榜样,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国家各项政策激励下,现在当工人可是越来越有自信了!&王刚发自肺腑地向记者说。& 待遇的不断提高,让我们现在一心在一线,乐于在一线!&罗昭强补充说。记者又向此届唯一的一名女性获奖者——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郑桂杰提了个问题:& 在你心中,怎么做就体现了工匠精神?&郑桂杰坚定地回答:& 工匠精神首先体现在爱岗敬业,要肯去钻研。在继电保护工这个工种,十年八年出成绩也非易事。但耐得住平淡,不断积累,就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郑桂杰1994年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电气继电保护工作,在电网及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上创造了不凡业绩。五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不同性别的当代& 大国工匠&,用质朴的语言、亲身的经历告诉记者也昭告世人:在劳动生产的一线,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当个技能人才,人生也会很精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