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民政局针对退役士兵就业难、创业难、安置难等问题,把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贴近& 三变&改革和精准脱贫实际,探索适合新形势下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新路子。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796名,安排工作34名,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763名,发放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补助金1050万元。
市民政局结合实际,按照& 以发放自主就业补助金为主、重点对象安排工作为辅、强化技能培训扶持就业、统筹城乡一体化安置&的要求,依托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六盘水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学校,按照免试免费教育培训的模式,开展工程机械操作、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投入资金共163万元,培训退役士兵485名,培训民兵预备役人员250余名,实现就业420名,189名退役士兵拿到了国家建设机械施工作业操作证和建设类建设机械岗位培训合格证,月收放达到4800元,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着专业对应岗位、培训实现就业的原则,市民政局和培训机构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开设了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适合退役士兵就业的工程机械操作、现代物流管理、农用汽车驾驶、汽车修理、安全保卫及烹调等11个专业。同时开展适应农村& 三变&改革的种养殖培训,满足退役士兵的就业创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市共扶持55名退伍军人成功申办微型企业,获得财政补助资金275万元,带动就业878人,注册资本金达350万元,已获得国家财政补助资金175万元。3000余名复员退伍军人参与& 三变&改革实践,流转土地1万余亩,投入资金370余万元,复员退伍军人起到了带头创业、带头致富的模范作用。
此外,为加强对入学退役士兵的管理,市民政局联合市教育局和相关院校共同制定了《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在培训机构设立《奖学金制度》,成立了服务管理机构。市县两级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专门设立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确保了退役士兵免试免费教育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台海网1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陈巧薇 文/图)近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带电班副班长陈国信摘得第13届& 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并在北京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亲切接见。
就在两年前,2014年12月,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冯鸿昌也获得了这一殊荣。& 中华技能大奖&由人社部颁发,每2年评选一次,是中国技能人才的最高奖项,被称为产业工人的& 诺贝尔奖&,获奖者也被誉为& 工人院士&。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 牛&的奖项,从1995年设立至今,全国仅有230人获此殊荣,福建省仅有5人。令人惊讶的是,接连两届获奖的冯鸿昌和陈国信竟是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厦门技师学院。
大国工匠,从技校成长。导报记者了解到,厦门技师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其成为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摇篮的& 秘诀&所在。
不只会理论&学生还要会动手
40000公里汽车保养维护都需要做什么?在厦门技师学院,一堂课就是一个工作任务,学生不光懂得理论,还要会动手实践。
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学院创新性地& 把课堂搬进汽车4S店&,在学校实训车间建立企业工作情景,实现任务驱动、情景教学;又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实现工学交替、无缝对接,达到了企业满意、学生满意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目前,厦门技师学院已拥有模具类、数控类、机加类、电气自动化类、焊接类、电子类、汽车维修类、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类、建筑类等设备共计1万多台套,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达到全省第一、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