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职称这五点值得您的关注,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

常见问题
  • 2021-11-21
  • 浏览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那么,职称外语等考试的取消将会给在职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记者走访得知,不少专业技能出色的在职人员,仅仅因为通不过职称外语考试,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那么,职称外语等考试的取消将会给在职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记者走访得知,不少专业技能出色的在职人员,仅仅因为通不过职称外语考试,就无法晋升职称,得不到公平的职业待遇。这不仅削弱了必要的专业技能认定作用,更打击了许多人钻研业务、努力向上的积极性。



调查:



职称差一级,薪酬差一千



& 如果职称评定取消外语和计算机,对于业务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将是重大利好消息。&段工今年53岁,在武冈市从事城市管理工作。



1998年,段工参加评定土木系列园林类工程师职称。据其回忆,当时除了写专业论文、递交考评材料和专业成果,还须参加湖南省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段工说,很多人就因为外语不合格而被挡在了晋升职称的门外,有的人甚至因此放弃了职称晋升。



& 我自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不差,也受到不少患者的好评,但外语确实把我难住了。&谈到职称外语,某市级人民医院主治医生刘医生向记者坦言,自己就是外语太差,在评上主治医师之后就放弃评定副主任医师。



据了解,职称评定不仅关系到职务晋升也关系到工资待遇。就拿普通小学教师为例,一名小教一级和一名小教高级职称,同为30年教龄的情况下,工资待遇上每月将会少一千多元,加上福利可能超过二千,这也就是即使大家一边说着& 外语和计算机好难&,一边却一年一年坚持报考。



回应:



湖南暂无取消计划



据了解,多年来,我省平均每年都有约百万人报考职称外语。



今天下午,记者致电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 目前我省暂无取消职称外语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计划,有新消息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这也就意味着,我省参加职称评定的同志,暂时仍需参加相关考试。多年来,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唯资历、唯论文、唯学历等职称评定中的弊端一直受到诟病。读过了1月8日发布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之后,作为老师的您是不是发现,原来很多行业的职称评定都有这样的现象啊!



  《意见》涉及了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机制、促进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内容,您是不是想到了8月,专门针对我们教师的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那么对老师而言,这次的《意见》又强调了什么?肯定了什么?修正了什么?其中又有哪些内容与教师息息相关呢?小编为您细心整理出几个亮点,看来今后职称评定中的这些事儿,老师们更能放心了!



&


  让正高级不再遥不可及



  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适时调整、整合,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 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评正高,中小学老师也能当& 教授&



  在制度体系方面,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可是先行一步,早在8月《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就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了。



  其中已经明确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



  刚刚过去的,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推进的第一年,全国各地纷纷了新制度下的第一次职称评定。比如12月,广东省就公布了全省首批168名拿到新政后的正高职称的



  中小学教师



  ;而在湖南,有223人申报中小学正高职称,其中一线教师占四分之三。




  改革后,中小学教师将与大学教师一样,有了正高级职称,可以当& 教授&,这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有志人士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



  德才兼备方为真人才



  《意见》要求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



  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实行学术造假& 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师德不过关职称就免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重,德育为先。这是师德建设重要性的深刻体现。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职责,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应是一个& 学为人师,德为示范&的群体。



  ,上海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强调& 师德为先&,上海始终坚持师德为先,对于有偿补课、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 零容忍&。



  & 师德不过关,职称竞聘一票否决。& 潍坊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潍坊的职称竞聘实行师德考核前置审核,建立起8.9万名教师的师德考核信息库。 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在上学期师德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晋升初、中级职称,师德考核必须合格。



  小编说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意见》提出,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 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让职称评定既奖优又暖心



  & 职称就像压在老师身上的一座山,因为名额有限,乡村学校名额少之又少,纵使我们教学成绩再高,也难以评上职称。&某乡村教师刘老师说。



  & 我们一线老师兢兢业业,可一到评职称就没有我们的名额,净是行政老师被评上,我觉得有些不公平。&某小学王老师抱怨说。



  《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唯有切实贯彻才能温暖一线教师的心。



  小编说



  现实生活中,行政职务与高级职称两不耽误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而且越是有行政职务的人,越容易在高级以上的职称评选上具有某些天然优势,若是这部分人在高级职称的评选中占比过大,则极容易伤害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让更多的一线教师享受到高级职称的阳光,才能最大程度地对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保护与鼓励的双重作用。让行政的归行政,职称的归职称,把二者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划清,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一线教师的利益。



  唯资历唯学历唯论文的职称评定要& 翻篇&了





  论文不再是门槛,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 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 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 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 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 三唯&的时代要远去



  湖南省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30多年的中学教师李斌,由于上学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导致后来在评职称时一直苦于写论文,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中教君也常常能听到在评定职称中遭遇阻碍的老师们对于论文的质疑声:



  & 那些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并没有什么科研价值。这纯粹是浪费纸张、浪费精力、浪费钱财。&



  & 现在,不只是大学评职称要求发论文,职称评定要求发表论文已经蔓延到各行各业,甚至小学老师评职称也被要求发论文。一些职称与论文挂钩的要求,简直是莫名其妙。&



  & 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实践应用能力再强,教案随笔写得再好,也不顶一篇期刊学术论文,但那些花钱买来的论文,我觉得并不比我的教案价值高。&



  长期以来,职称评定一直饱受& 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诟病,希望《意见》的出台,能够解决众多教师的一大烦恼吧。



  小编说



  学术论文是高校教师学术创造潜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术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对于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论文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之出版行业乱象丛生,也使得论文发表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西南政法大学的程德安教授认为,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 硬杠杠&,逼着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从外语、计算机考试上& 松绑&





  《意见》里还说到,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好老师不再被外语和计算机难倒



  & 作为一名50岁的老教师,为了评职称,必须要考计算机证,于是我报名参加培训班,没想到里面各种黑幕乱收钱,而且什么也不教,就教你怎么作弊,作为一名老师,我真的不想这么做,但职称评定这道坎又在这,我是左右为难。&



  & 我长年教初中物理,这英语已经多年不碰,现在学起来真是苦不堪言。但是为了评职称,我还得硬着头皮学习。但其实这专业英语真的对我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帮助。&一位读者老师在后台对中教君留言道。



  小编说



  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的专业岗位都要用到英语,让广大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英语是极大的浪费。而计算机已经成为大众普及的工具,也无须通过考试来测评。《意见》的出台,有效避免了& 一刀切&对优秀教师的不公平现象,也有利于广大教师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学,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大有裨益。



  教师职称评定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相应职称教师价值的最大化。过去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正在逐步剔除,中教君真心希望随着职称制度的不断改革,我们在一线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广大教师能得到更多保障,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大环境下安心教学、专心工作、开心生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