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落户城市,难;落户一线城市,更是难上加难。但来自江苏徐州的& 80后&农民工郭志刚,却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上海户口,成为真正的上海人。
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工会& 十六大&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郭志刚,听他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 2000年,我从江苏省徐州市高级工贸技巧学校毕业后,就只身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打 11c 。那时刚从学校毕业,什么都不懂,只能从拉线、电缆打包等简略的活干起,一个月收入400元钱,只够吃饭。&
活儿虽简略,但郭志刚从未鄙弃,一点一滴慢慢积累。厂里的老师傅们干活时肩上总 5a8 背着厚厚的图纸,手里的万用表使得出神入化,这让郭志刚十分爱慕,心里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像他们一样把现代化造船的技巧学到手。
平时工作中,除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班组长交给的任务外,他遇到不懂的处所总是及时向老师傅请教,下班以后也不闲着,总是要把问题揣摩透,直到真正消化吸收。
工作第二年,他就遇到一个寻衅:厂里建造的一艘32000吨多用处集装箱船,需要他负责生产区域舵机、供油单元、机舱泵浦的调试工作,而且要害的设备材料全是英文。年轻的郭志刚为了完成好任务,白天在船上工作,晚上也不休息,一点一点地翻译、研究英文材料,硬是控制了各类技巧要点,美满完成调试任务。
& 我是个中专生,和厂里很多大学生相比学历差距很大。这次调试任务的美满完成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我信任只要自己肯努力,别人能做到的我一样可以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郭志刚说,为了提升自己,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充电,先是在上海电大工商管理专业获得大专文凭,随后又进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主动化专业课程本科班学习。
从电气安装工到技巧员、工艺员、技巧调试员,郭 5c0 志刚在厂里的各生产岗位砂?孟锤炼自己,努力研究技艺,先后通过船电技师考核、船舶电气高级技师考核。2008年,他通过了国家测验,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从2500吨打捞局浮吊大修到76000吨系列散货船建造,郭志刚边施工边总结。精彩的业务能力得到公司高低高度认可,他从一个普通的外来务工青年,逐步成长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技巧调试主管。他的月收入直线上升,2008年,他在上海以贷款方法购置了9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10年1月,郭志刚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严格审查和评选,在600多万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 上海市优良农民工&。凭借着高级技师的业务职称,他符合上海市引进高端技巧人才的规定。在上海打拼12年后,去年,郭志刚一家三口正式在上海落了户。
& 农民工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郭志刚在采访结束时,充满自负地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