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北京市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1月1日起,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这两项考试彻底与职称评审松绑。此项政策调整将涉及全市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
用人单位聘任时可自主确定外语能力
《通知》明确,按照突出业绩、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职称评价导向,从1月1日起,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由用人单位结合专业技术岗位需要,自主确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聘任条件。
对于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外语或医古文中任选一门参加考试的政策也将进行调整。北京市医古文考试也不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相应考核工作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
未来职称评价将强化用人主体主导作用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调整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学习将与人才培养制度相结合,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之一,用人单位可根据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折算继续教育学时。
未来,北京将强化用人主体在职称评价中的主导作用,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明确不同岗位聘任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可参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参考全国或行业统一组织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也可自行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要求,对与外语和计算机联系不甚紧密的岗位可免于要求。
■ 案例
花千元备考职称英语跟工作没有太大关系
去年年底,人社部、卫计委联合发文,要求县级及以下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时,职称外语成绩可不作为申报条件。这也是国家首次明确在特定职称评审中取消外语考试。此次北京市明确,所有职称评审,外语都不再是必备条件。
实际上,不少行业中,职称评定往往与工资、福利等挂钩。在职称评审中,最让人头疼的要数外语了。在北京市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小周,从事的是与古代汉语有关的编辑工作,但为了评上中级职称,他也加入了职称英语的考试中。
& 上学时英语就不怎么好,工作了也没怎么用。去年我为了考过职称英语花了1000多块钱。包括买书、报辅导班。考的时候头疼,考完了,考试资料一扔,工作中还是用不上。&小周告诉记者。对于取消职称英语考试,小周表示,这项政策确实称得上& 松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我国许多职业跟外语都没有直接关系,把外语考试作为职业技术好坏的评审标准应该全面废除。& 包括一些职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都应该在职称评审中取消外语考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科学、客观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全身心深耕专业,专注创新创造创业,实现& 追赶超越&目标,现就我省职称评审中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政策调整如下:
一、自起,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评审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不再作为必备条件。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根据系列、专业和岗位特点,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二、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可结合专业技术岗位实际,通过自学、参加考试等多种方式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之一,由专业技术人员自主自愿参加,考试成绩合格的分别登记继续教育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