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职称改革迎重大变革 人才评价怎么评

常见问题
  • 2021-12-12
  • 浏览

摘要:中国职称制度迎来重大改革 人才评价指挥棒如何挥舞? 这几天,山东青岛的小学老师于晓熙(化名)一直在和同事们讨论评职称的话题。对青教师来说,评职称是件既盼望、又纠结的事儿。于晓熙说,从去开始,中小学职称评比摆脱了计算机和外语这两座大山。职称改

中国职称制度迎来重大改革



­  人才评价& 指挥棒&如何挥舞?



­  这几天,山东青岛的小学老师于晓熙(化名)一直在和同事们讨论评职称的话题。& 对青年教师来说,评职称是件既盼望、又纠结的事儿。&于晓熙说,从去年开始,中小学职称评比摆脱了计算机和外语这& 两座大山&。职称改革后,希望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可以得到更公正、更及时的认可。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这一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将迎来重大改革。改革如何推进、如何落地,人才队伍建设的& 指挥棒&如何挥舞,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  做好& 加减法&



­  健全职称体系



­  谈及职称改革的意义,中国人才研究会研究员吴江表示:& 职称改革是人才评价制度的突破口,是把评价人才的‘指挥棒’归位到为国家做贡献上来。未来的趋势是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根据《意见》,职称系列& 有加有减有不变&。& 不变&,是指将继续沿用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统计、翻译、新闻出版广电、艺术、教师、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职称系列;& 减&,是指取消个别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 加&,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



­  吴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职称系列的增减和调整将成为常态。一方面,随着科学进步,在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会产生新的职业,原有的29个系列显然不够用了,因此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增设;另一方面,像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这种知识体系相近、学术标准清晰的系列以及律师等完全市场化的职业,应当进行整合和取消。



­  & 职称系列的设置宁缺毋滥。&吴江说,& 新的职业不是一夜之间成长起来的,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新增职称系列一定要慎重,不能轻易设立,因为这关乎人才质量和技术标准。&



­  而在层级设置方面,正高级职称将& 普惠&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意见》提出,各职称系列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以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这意味着,经济、会计、统计、农业、船舶、飞行、工艺美术、实验技术、中专教师、技校教师等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将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俞家栋说,这一政策能够畅通各个层次的职业发展通道,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前,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已在全国铺开,& 小学教授&从期待变为现实。舆论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



­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正高级职称的普及并非单纯地解决待遇问题,也不意味着正高数量将水涨船高。吴江说,正高职称的拓展,意味着更高的追求、更大的责任,其目的是提升行业的技术质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