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然可以和朋友一个户口本#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网传视频称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上海、深圳、杭州、海口等城市可实现“投靠朋友落户”。
网传视频截图
有网友好奇:能否将户口投靠或挂靠到北上广这种大城市的朋友家?
今年8月初,公安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探索户籍准入同城化,试点实施灵活落户政策,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3个省份26次提出将放宽落户限制。
各地迁户政策不一
部分城市可实现“投靠朋友落户”
杭州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户籍业务咨询电话工作人员提到,若杭州本地朋友持杭州本地产权房产证,外地朋友未婚且在杭州无房,外地朋友在满足落户杭州的条件下,经本地朋友所在房屋的房主同意后,可以和朋友落户在一个户口上。海口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办证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两个人的条件均满足落户海口的条件,且共同在海口购买一套房产,那么两人均可落户在同一个户口上,但只有一人能当户主。合肥记者从合肥市包河区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到,如果双方合伙买房可以落在同一个户口上,只能一人是户主,另一个非亲属关系者则为挂户。沈阳沈阳市公安局户籍咨询电话工作人员称,如果朋友双方均是沈阳户口,一方朋友想要迁到另一方朋友家,若户主和房主非同一人,需要户主和房主到场,在同意落户声明上签字。市外的人员想要落户本市朋友家,先得满足沈阳的落户条件。郑州记者致电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户籍咨询电话了解到,若外地人满足户口迁入郑州的条件,需要当地的户主同意并出具说明,则可迁入当地朋友同一户口。
对话专家:
不产生直接法律问题
存在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
我们在实际采访中注意到,目前部分城市“零门槛”落户,但部分大城市投靠朋友(非直系亲属关系)落户无法实现或者有诸多限制,为什么各地要求不一样?姜全保:各地区根据人口结构、资源环境等因素来考虑制定不同的落户政策,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具有人口登记、迁移限制、竞争性福利行政限制三重功能。不同区域根据当前发展需求作出不同的优化调整,确保当地户籍人口增量稳定有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户籍的特别之处在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与户籍挂钩,因此,不同人口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城市落户条件差异性较大。一般而言,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承载力有限,城市户籍准入限制严格,以控制人口规模为主;其他城市,则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型城市的顺序,户籍限制依次为合理确定落户条件、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近些年,中小型城市的落户门槛逐渐放宽,通过多种形式的落户方式吸引人才。深圳市允许市民将户口挂靠在亲戚朋友家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可按照程序申请办理:一是户口在企业集体户内,因企业破产、倒闭、改制等原因,企业已无专人管理集体户,亲友同意将其户口迁入家庭户内的;二是户口在派出所代管户内的;三是户口在人才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的。中山市对入集体户或符合搭户情形的申请人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迁,但暂缓投靠。符合条件挂靠搭户的,每一家庭户只允许非直系亲属挂靠搭户一次。同一家庭户中已有非直系亲属的,不允许再被挂靠搭户。南京、杭州、长沙、武汉、厦门、西安等城市亦出台了较宽松的落户政策,本科毕业生均可在上述城市通过学历落户,专科毕业生亦通常仅需满足稳定就业及社保记录等条件即可落户。以朋友关系落在一个户口本上成为非亲属关系,这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中的教育(学位等)、财产怎么分配?是否会改变家庭关系?
姜全保:户口本上“非亲属”指同在一个户口上的人没有血缘或婚姻家庭关系的亲属。挂靠非直系亲属家不能上亲戚家附近的小学,如果亲戚是直系亲属则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就近入学政策,其中就提到户口的挂靠须是直系亲属。借房产证给别人家的孩子报名上学,有可能会影响自己家孩子以后上学。因为个别地方政策是一套房子一定年限之内只提供一个学位。户口挂靠不影响原房主房子的所有权、使用权。非亲属户口挂靠不产生直接法律问题,户主无需对挂靠人员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户口落户跟继承财产没有关系,财产分配或继承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这只是把户口从原家庭户口迁出的一种形式,并不会改变家庭之前的亲属关系。虽然挂靠在朋友家中户口发生了改变,但是仍属于原来家庭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与原家庭进行交往;经济上,从原家庭迁出户口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影响遗产的继承权。这种落户方式对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姜全保:非亲属落户方式对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非亲属落户可能带来以下积极影响:在家庭结构方面,这种落户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居住地。在社会结构方面,这种落户方式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同时,非亲属落户方式还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化,提高社会包容性,使得不同群体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当然,非亲属落户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在我国,亲属关系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非亲属落户方式可能对传统文化观念产生冲击,导致一些人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认知发生变化。
来源:红星新闻、上海新闻广播、综合网络
责任编辑:于帅监审:穆好强阿甘哥荐读
治理“城市病”!明年起,全国地级市以上开展“城市体检”
这类专业紧缺!教育部:安排!
兰州市获国家级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