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中国医药大学(台湾)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中国医药大学(英语: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医大,校本部位于台湾省台中市北区,是一所医药专门大学。学校原名为中国医药学院,创办于1958;20038月更名为中国医药大学。该校特色为中国传统医学教学,在长庚大学设立中医学系前,曾是台湾地

中国医药大学(英语: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 中医大&,校本部位于台湾省台中市北区,是一所医药专门大学。学校原名为& 中国医药学院&,创办于1958年;2003年8月更名为& 中国医药大学&。该校特色为中国传统医学教学,在长庚大学设立中医学系前,曾是台湾地区唯一设立中医学系的大专院校。该校在台中校本部外,于云林县北港镇设有北港校分部。

中文名 中国医药大学 外文名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简&&& 称 中医大 校&&& 训 仁慎勤廉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 别 医学大学、私立大学 现任校长 李文华 知名校友罗大佑、萧中正等 所属地区 中国台湾 主要院系 共7个学院,20个学系、16个硕士班、5 个博士班及通识教育中心。



类型私立,医学大学



建立时间1958年

现任校长 李文华

学校类型私立

宗教关系无

所在地台湾省台中市



台中市学士路上的中国医药大学校本部

学生数量大学部约 6000 人、研究所部约 400 人

教师数量专任教师 349 人、兼任教师 292 人

资产约117亿新台币



校园

市区(台中校本部)

郊区(北港校分部)

校园面积:台中校本部 6.20 公顷、北港校区 5.51 公顷

地址

台中市北区学士路91号(校本部)

云林县北港镇新德路123-1号(校分部)

历史沿革编辑

中国医药大学原名为& 中国医药学院&,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创办于1958年,以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促进中西医学一元化为宗旨,董事长覃勤兼首任院长。最初设有医科与药学系,1965年增设夜间部药学系两班、中医科及护理专修科,为该校扩充科系之始。1972年陈立夫出任董事长,获准将中医学系由6年改为7年,毕业生得授予医学士学位,并成立针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与中国药材研究中心。1974年成立中药研究所硕士班,为培植学术研究人才之始。

1985年设立云林县北港分部与中正医学中心。1989年设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博士班。自早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创校至2001年已扩展为12个学系、7个研究所、1个分部、2所附设医院之规模,2003年8月改制为中国医药大学。[1]

院系概况编辑

医学院

医学系

牙医学系

护理学系

二年制护理学系

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

放射技术学系

物理治疗学系

营养学系、二年制营养学系暨营养研究所

运动医学系

生物科技学系

口腔卫生学系

医学研究所

护理研究所

中医学院

中医学系

学士後中医学系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国医学研究所

药学院

药学系

第二部药学系

药用化妆品学系

中药资源学系

药学系硕士班

中国药学研究所

药物化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系

风险管理学系

医务管理学系

环境医学研究所

医务管理学研究所

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系

职业安全卫生学系硕士班

该校共有七个学院,20 个学系、16 个硕士班、5 个博士班及通识教育中心。

  

医学院

医学系

牙医学系

基础医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研究所

癌症生物学研究所

分子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

免疫学研究所

老化医学博士学位学程

转译医学博士学位学程

中医学院

中医学系

学士后中医学系

针灸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国医学研究所

药学院

药学系

药学研究所(硕、博士班)

药用化妆品学系

中国药学暨中药资源学系

中国药学研究所

药物化学研究所

药物安全研究所

癌症生物与药物研发博士学位学程

通识教育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系暨硕、博士班

健康风险管理学系

医务管理学系暨硕士班

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系暨硕士班

生物统计学研究所

健康照护学院

护理学系暨硕士班

二年制护理学系

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

物理治疗学系

营养学系暨硕士班

运动医学系

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

口腔卫生学系

呼吸治疗学系

生命科学院

生物科技学系

生态暨演化生物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所

管理学院

校园环境编辑

本校除拥有台中校区外,还拥有云林县北港镇之北港校区。 成立大学后目前共有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照护学院及生命科学院等六大学院,包含21个学系、25个研究所(硕、博士学位)及台中附设医院、北港附设医院等教学研究与医疗单位。各项研究及医疗设备完善,其中约有70% 的系所与中、西医药学相关,提供全国最完整具中、西医药学整合特色之课程,培育具中西医药学结合特色的医



中国医药大学校徽

、护、药、技术专业人才,发展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三大领域,包括中药资源之开发、中药保健食品与抗病药物之研发,及中医(含针灸学)之理论与应用。

历经近半世纪的深耕,本校已发展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具中、西医药学整合特色之优秀高等教育学府,并逐渐落实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以及开创中、西医结合的新兴医学。[2]

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49位,台湾地区第13位。[3]

  

学艺性社团

医王学社

天元围棋社

篆刻社

美术社

书法社

国画社

摄影社

医药史研究社

中药研究社

文艺社

电脑研习社

传统医学典籍研习社

手语社

中国动画漫画研究社

宠物水族社

桥艺社

国际文化交流研究社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社

天文社

中国药膳研究社

传统医学研究社

医培学通文社

联谊性社团

侨生联谊社

春晖社

康辅社

圣经真理社

创意烹饪社

康乐性社团

国乐社

热门音乐社

口琴社

古筝社

合唱团

康辅社

巧佾世界民俗舞蹈社

热门舞蹈社

吉他社

滑板社

管弦乐社

魔术社

国际标准舞社

体能性社团

篮球社

空手道社

足球社

合气道社

台球社

剑道社

羽球社

国术社

排球社

登山社

网球社

跆拳社

棒球社

太极研究社

高尔夫球社

武术散打社

射击研究社

长洪武术社

服务性社团

罗浮兰杰群

口腔卫生服务队

慈幼社

公共卫生服务队

慈济青年社

营养推广服务队

乐艸会

护理服务队

知善社

口腔健康促进服务队

中国长青社

急救服务社

运动医学服务队

杏服医学服务队

中国法青社

机动车辆研究社

学校领导编辑

董事长

1958年-覃勤

1961年-杨肇嘉

1961年-王德溥

1968年-刘道元、许延俊(整理委员会召集人)

1969年-谢东闵

1972年-林敬义(代理)

1972年-陈立夫

2001年-蔡长海

校长

覃勤:1958年-1959年

周邦道:1959年-1960年(代理)

洪陆东:1960年-1961年

章启民:1960年-1961年(代理)

邱贤添:1961年-1961年

王德溥:1961年-1961年(代理)

徐佐周:1961年-1961年(代理)

杨燕飞:1968年-1969年(整理期间兼任)

李光宜:1969年-1970年

方中民:1970年-1972年(代理)

郑通和:1972年-1980年

郭荣赵:1980年-1987年

王廷辅:1987年-1987年

陈梅生:1987年-1996年

郭盛助:1996年-1999年

谢明村:1999年-2002年

陈伟德:2002年-2002年(代理)

叶纯甫:2002年-2005年

黄荣村:2005年-2013年(不满民进党籍立法委员陈亭妃影射靠其身分才让学校取得教育部补助经费,2013年5月愤而请辞)

相关单位编辑

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五权院区

中心单位

推广教育中心

针灸研究中心

资讯中心

生物科技发展育成中心

教师培育暨发展中心

学术交流中心

生物统计中心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药物安全中心

法医中心

语文教学中心

心理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艺术中心

癌症中心

分子医学中心

附设机构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中国医大附医北港分院

中国医大附医台北分院(内湖)

中国医大附医草屯分院(惠和医院)

中国医大附医台中东区分院(全家医院)

中国医大附医丰原分院(英医院/中英诊所)

中国医大附医中部科学园区员工诊所

虎尾农会诊所

台中市政府医务室

爱心家园附设医务室

台中监狱培德医院

立夫中医药展示馆

合作交流编辑

中国大陆地区

复旦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

香港东华三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其他国家地区

日本药科大学

韩国庆熙大学

韩国大邱大学

韩国大田大学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

澳洲维多利亚理工大学

罗马尼亚国立欧拉迪亚大学

罗马尼亚私立维索迪斯大学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杜兰大学

美国南加州健康大学

美国德州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

加拿大布拉克大学

瑞典於默奥大学

泰国玛希德大学

姐妹学校编辑

中国大陆

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浙江大学药理毒理与生化药学研究所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山西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际华夏医药学会

中华民国(台湾)

逢甲大学

朝阳科技大学

亚洲大学-中亚联大

日本

日本药科大学

横滨药科大学

北见工业大学

韩国

庆熙大学

釜山大学

大邱大学

大田大学

香港

东华三院

美国

密西西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俄亥俄州立大学

杜兰大学

南加州健康大学

北阿拉巴马大学

南加州大学 (医学院)

加州中医药大学

佐治亚州立大学

棕榈海滩亚特兰大学LLOYD L. GREGORY药学院

罗玛琳达大学

盖特威社区大学

薛顿贺尔大学

新英格兰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

佛罗里达亚特兰大学

加州州立大学San Bernardino分校

德州大学休士顿健康科学中心

德州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

加拿大

布拉克大学

维多利亚大学

多伦多大学



  英国

西敏寺大学

中医药协会



  罗马尼亚

国立欧拉迪亚大学

私立维索迪斯大学

英格兰

史德林大学



  荷兰

莱登大学

奥地利

格拉兹医学大学



  捷克

莫沙里克大学医学院

百拉斯基大学

蒙古国

蒙古卫生大学

ACH Medical University



  越南

顺化医药大学

河内药学大学

荣市大学



  泰国

泰国农业大学

孔敬大学

玛希德大学



  印尼

日惹大学

亚齐大学



  马来西亚

马来亚大学



  新加坡

新加坡中医学院



  加纳

加纳大学健康科学院

著名校友编辑

荣誉校友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 林宜信前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大学 哈鸿潜教授

中国医药大学 邱年永技正

杰出校友

中国医药大学 林昭庚董事

中国医药大学 蔡长海董事长

中国医药大学 谢明村教授

美国心血管外科医师陈宽正

韩国庆熙大学校针灸经络科学研究中心 李惠贞所长

台湾慈济大学 王本荣校长

美国艾文理大学(亚特兰大)杨义明教授

台湾蔡秀逸外科妇产科诊所 蔡秀逸医师

知名校友

张焕祯 - 坜新医院院长,两岸医疗交流的前导者之一

罗大佑 - 歌手

萧中正 - 萧中正医院院长,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第一届毕业生

蔡长海 - 中国医药大学暨医疗体系董事长,医学系校友

中国医药大学(台湾)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