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开始学走路就不要大人抱,学吃饭的时候不要人喂,要自己舞匙弄筷地吃;给他穿衣服,他还会抢着自己套上身……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家长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2、在游戏中学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学习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
3、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因此,要舍得让孩子锻炼。
4、平时多练习
很多家长由于赶时间上班,没时间和孩子磨蹭,看孩子做得慢且糟,就干脆自己来做。其实,家长可以利用晚餐后的时间慢慢教孩子,并试着让他自己来做,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上文介绍了关于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看完后你明白了吗?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多了解我们收集的其他育儿知识哦。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优秀更出众,而这些往往离不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自身修养、行为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而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那么怎么培养小孩子的优雅品质呢?
1、鼓励孩子多学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不仅仅是在外表上,所以家长要从小鼓励孩子多学知识,锻炼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这些都会让孩子在今后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智慧与大方,对培养孩子的气质非常有帮助。
2、多多赞美孩子
赞美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自信,但是家长要多赞扬孩子的内在思想,而非外在,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阅读,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要尽量使家庭中充满愉快、和谐、文明平等的气氛,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健康成长。
以图集形式查看 gt; gt;
3、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是良好气质的灵魂,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好的家教,孩子基本都会尊敬长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使孩子成为一个品行高尚、心地善良的人,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具备良好的外在气质。
4、培养孩子信心
自信的孩子能够轻松掌握或者驾驭自己的行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挫折无处不在,很容易就产生自卑感,而自信却需要慢慢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而不是否定孩子,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强加给孩子,在这样的父爱和母爱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大场合时,也不会胆怯和退缩。
5、注意孩子的穿着打扮
服饰是给人外在的第一印象,俗话说:“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得体的服饰会给孩子的气质锦上添花,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衣服时,应以自然、朴素、大方、美观为原则,不要过分追求“潮流”,给孩子穿着一些奇装异服。
以图集形式查看 gt; gt;
6、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们发现,从小学习舞蹈的孩子在形体上会让人感觉很有气质,而文化底蕴丰富的人,一开口就让人从心底产生敬佩之情,所以家长们,除了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外,也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也可以提高孩子的个人修养。
想要孩子气质出众人人夸,除了孩子的外在面貌,家长也要注重孩子内在气质的培养。